早期發現先天性心髒病有何方法
眾所周知,先天性心髒病的患者是由於心髒血管發育畸形破壞了人體血液循環的正常途徑,常見的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先天性心髒病。部分患者因為心髒缺損不嚴重,在嬰兒期可無症狀,隨年齡的增長和體格的發育,因心髒負擔加重才逐漸出現症狀或在體格檢查中發現心髒雜音,甚至有的在成年以後才在出現症狀。 然而大多數先天性心髒病患兒早在嬰兒期就可能出現與正常嬰兒不同的異常表現,如嬰兒在安靜狀態下出氣粗,呼吸增快每分鐘可達40-60次,口的周圍發青,面色蒼白,特別在哭鬧和吃奶時以上症狀更加嚴重,常常吃幾口奶就停下來喘氣;先心病患兒食量較小,食欲大多不好;這些患兒還特別容易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合並心力衰竭,而且得了肺炎也不易治愈。每到冬季呼吸道感染常頻繁發生,所以患兒生長發育落後於同齡小兒,又瘦又小,不僅活動量受到限制,活動後也易感疲勞。以上這些症狀的出現是因心髒血管畸形造成肺血量增多的緣故。 還有一部分小兒生後逐漸出現紫绀,這是由於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液中含氧量過低,醫學上稱為紫绀型先天性心髒病如法樂四聯症。家長會發現患兒口唇、手指、腳趾發绀(青紫)而且指、趾末端變寬、變厚形似鼓槌,醫學上稱為杵狀指,這是由於長期缺氧嚴重,微血管數目增多,靜脈及微血管擴張造成的。紫绀嚴重者可見全身皮膚青紫,重症患兒一出生就很明顯。這種青紫嚴重的患兒在哭鬧後可突然煩躁不安,面色發绀加重、呼吸困難,甚至抽風或神志不清,醫學上稱為缺氧發作,這是一種需要緊急治療的危險狀態。 做為父母、親屬應認真按照醫囑,在產後為新生的嬰兒做檢查和定期到醫院做健康檢查,因為一些嬰兒在生下來時,心髒一切“正常”,醫生也聽不到其心髒有雜音,待到滿月後查體或以後檢查才被發現,所以嬰兒父母應從以下幾方面注意觀察孩子。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與同齡健康小兒不同的異常表現,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有無先心病及屬於哪一類型的先天性心髒病,目的是根治心血管畸形,使患兒獲得新生,能和健康孩子一樣參加學習,過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 以上就是如何發現先天性心髒病的方法,相信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大家對先天性心髒病的症狀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父母一定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就很有可能患了先天性性心髒病就要及時治療。 先心病患兒的日常護理要點 在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2個月-3個月內),由於心髒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後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就容易引起先天性心髒病,簡稱“先心病”。患有先心病的寶寶,父母應這樣護理: 盡量讓寶寶保持安靜、整潔、水分充足 盡量讓寶寶保持安靜,避免過分哭鬧,保證充足的睡眠。心功能不全的寶寶往往出汗較多,需保持皮膚清潔,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熱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換衣褲,多喂水,以保證足夠的水分。 保持大便通暢 保持大便通暢,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難時,過分用力會增加腹壓,加重心髒的負擔,甚至會產生嚴重後果。 保持空氣流通 居室內保持空氣流通,患兒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逗留,以減少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應隨天氣冷暖及時增減衣服,密切注意預防感冒。 先心病的中醫食療方來幫忙 心髒病我們都不陌生,同樣對於先天性心髒病我們也有所了解,先天性心髒病患者在接受醫院的治療的同時可以用中醫食療方法進行輔助治療,那麼先心病的中醫食療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丹參雞﹙排骨﹚ 調和氣血,改善循環藥材:丹參12克、赤芍12克、當歸12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甘草3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郁金3克、橘紅3克、枳殼3克、桂枝9克、紅棗5個、枸杞12克藥材先浸泡後,煮開五分鐘後,將湯汁倒入另一鍋中,繼續加熱沸騰後,加入雞肉,悶煮至雞肉熟透,加入適量米酒、鹽,沸騰即可。 2、杞菊茶 枸杞10克,菊花3克,生山楂片15克,草決明15克,適合血脂肪過高的病人,可以預防動脈粥狀硬化。 3、桂圓棗仁茶 茯苓10克,桂圓肉15克,酸棗仁30克,共煮成湯,去渣後,加入銀耳30克,冰糖適量,適合心神不寧,睡眠不佳,心律不整,四肢微腫的病人。 4、生脈飲 黨參12克,麥門冬12克,五味子6克,適合氣陰兩虛的病人,表現出心悸,口干舌燥,舌紅少津。 5、人參粥 人參末3克,粳米60克,煮成粥,適合肺氣不足的病人,表現出胸悶,呼吸喘促,氣短精神疲乏,懶言音低。概 述 我們現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高血壓的發病也是比較高的,現在隨著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
海鮮雖然營養豐富,大量吃對身體健康不利,但是適當吃點則有益身心。有研究表明,每周吃一次海鮮,心髒病發的幾率也會減半。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