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冠心病病因很多,但明確的一個很重要病因就是體內膽固醇過高。這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無法被及時代謝利用,而堆積到血管壁內,占據、阻塞血管腔,並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這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除少部分由機體自身合成外,絕大部分從食物中來,如油炸食品、蛋黃、蟹黃和帶魚、鱿魚,豬、牛、羊等肉類食物都含有非常豐富的膽固醇。
長期攝入過量,極大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從粗茶淡飯變成了大魚大肉,從逢年過節偶爾美餐變成了日日美味、天天都在“過年”,結果使膽固醇攝入過量。”專家說,很多人都愛吃越嚼越香的食物,但這些食物都富含膽固醇食物,如海鮮、動物油、肉類、油炸食品等。這種“香”的誘惑讓很多人“著迷”,每餐非肉不食。
而從前,人們的飲食習慣是以糧食、蔬菜、豆類為主,以肉類為輔,這是適合國人體質的膳食結構,對健康有利。而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幾乎完全相反,使機體不能適應,其結果就是損害健康。專家表示,含膽固醇食物攝入是否過量,與每個人的日常運動量和年齡等因素相關。不管吃得多少,只要能使攝入量與機體的消耗量保持平衡,就不會危害健康。但就目前人們的膳食狀況而言,富含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多已達到中等甚至重度體力勞動所需的攝入量,嚴重超標。
多吃五谷雜糧少吃大魚大肉
專家認為,健康的膳食結構應是以五谷雜糧、蔬菜、豆類為主,適量攝入蛋、肉類,每人每天一個雞蛋或一至二兩瘦肉,就足能滿足機體對膽固醇的需要。特別是現在很多飯店為了提高菜肴的口味,在各種炒菜(不管是葷菜、還是素菜)、炒飯中都加入了動物油脂,所以平時最好少到飯店吃飯,逢年過節偶爾“下館兒”可以,但絕不能三天兩頭吃吃喝喝。
專家強調,千萬不要以為多吃肉、蛋就是補充營養。營養講究的是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的平衡,講究的是攝入和消耗的平衡,營養過剩積存在體內就是垃圾,就給冠心病的發生種下了禍根。
冠心病病人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選擇一些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而維生素(維生素食品)、食物纖維、有益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較多的,並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具體可從以下幾類食物來選擇。
冠心病的飲食:
控制膳食總熱量,低脂,低膽固醇膳食,並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攝入。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豆類及其制品)的食物。盡量以植物油為食用油。
1、可以隨意進食的食物
①各種谷類(谷類食品),尤其是粗糧(粗糧食品)。②豆類制品。③蔬菜(蔬菜食品),如洋蔥、大蒜(大蒜食品)、金花菜、綠豆芽、扁豆等。④菌藻類,如香菇(香菇食品)、木耳、海帶、紫菜等。⑤各種瓜類、水果(水果食品)及茶葉。
2、適當進食的食物
①瘦肉,包括瘦的豬肉、牛肉和家禽肉(去皮)。②魚類,包括多數河魚和海魚。③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油食品)、魚油、橄榄油。④奶類,包括去脂乳及其制品。⑤雞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個)。
3、少食或忌食食物
①動物脂肪,如豬油、黃油、羊油、雞油等。②肥肉,包括豬、牛、羊等肥肉。③腦、骨髓、內髒、蛋黃、魚子。④軟體動物及貝殼類動物。⑤糖、酒、煙、巧克力等。
冠心病長期吃素得不償失
冠心病分為隱匿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等五種類型,多於40歲以上發病,男性多於女性,腦力勞動者較多,歐美更為多見。此病患者多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及大量吸煙習慣,也常伴發糖尿病與肥胖。常有精神緊張、缺乏體力活動、經常吃高脂肪高熱能飲食等情況。
所以飲食習慣很為重要,冠心病患者飲食宜控制熱能的攝入,限制脂肪和膽固醇,保障優質蛋白的供給,以及提供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等。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冠心病發病率為7%,現有7000多萬人,其中40歲以上年齡者,發病率為44%,且有逐年增多趨勢。發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種疾病之首,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三大疑難疾病之一。因此,如何加強冠心病的防治,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這個研究成果,是基於對過去19年中20項已發表的果蔬與中風風險研究的綜合分析,這些研究分別在美國、中國、日本和歐洲進行,
很多患者都很關注這個問題,專家講,心髒靠心肌的收縮而跳動,心髒每跳動一次,就把心內的血液經血管噴射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