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心肌炎是在新生兒期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局灶性或彌漫性心肌間質炎性滲出和心肌纖維變性,溶解和壞死,導致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障礙和全身症狀的疾病。可散發或流行,臨床表現不典型,較難早期發現而易延誤治療,病死率高,應引起重視。
新生兒心肌炎的病因
病毒感染(65%):
本病主要由感染引起,以病毒感染為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柯薩奇B病毒,占病原體的一半以上,目前已分離到B3,B4,B5等型,ECHO,巨細胞病毒,風疹,水痘和腺病毒亦可致該病,新生兒室內的流行,常由柯薩奇,ECHO病毒所致,而巨細胞病毒,風疹,水痘病毒多見於母妊娠期引起胎兒宮內感染,往往在新生兒早期即可發病。
細菌感染(35%):
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真菌,原蟲等也可為該病之病原,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感染可發生在宮內,產時或生後,孕婦宮內感染時,病毒可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本病可在嬰兒室,母嬰同室及產科發生暴發流行,病情嚴重,病死率高。
發病機制
新生兒心肌炎的病理變化可輕重不等,心髒擴大,外觀蒼白,電鏡下可見心肌炎,心包炎,心瓣膜多正常,心肌由淋巴細胞,大單核細胞,嗜酸性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多密集呈斑點狀,後期常有心肌纖維局限性退行性變及壞死,除心肌損害外,腦,肝細胞也常可累及。
宮內感染者於出生3天內發病;產時感染多由於吸入陰道內含病毒的分泌物,於出生1周內發病;生後感染出現症狀較晚,多由於新生兒接觸母親,嬰兒室工作人員,探視人員及已患病新生兒等途徑感染,新生兒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表現不典型,變化多端。
1、一般表現:症狀無特異性,如發熱,咳嗽,進食差,嗜睡,嘔吐,腹瀉,皮疹,皮膚蒼白或黃疸,重者可有呼吸窘迫及發绀。
2、心髒聽診改變:與體溫不成比例的心動過速或奔馬律,心音低鈍,部分病例心前區有收縮期雜音。
3、各種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縮,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各種傳導阻滯如窦房,房室及室內傳導阻滯等。
4、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現喂哺困難,呼吸急促,心率快,脈弱,心音低鈍,心髒增大,兩肺吸氣末可聞細濕啰音,肝大,水腫,少尿或無尿及四肢肌張力低下等。
5、其他:有的患兒可伴有神經系統損害,表現驚厥,昏迷等,腦脊液有無菌性腦膜炎的改變。
新生兒心肌炎並發症:
可並發呼吸窘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驚厥,昏迷等。
新生兒心肌炎的治療
1、得了心肌炎立刻要充分休息,嚴重者需要臥床休息1~2個月。因為休息對心肌炎的恢復非常重要,科學實驗發現把患心肌炎的小老鼠分成兩組,一組正常活動和睡眠,而另一組則不停的讓它們奔跑。最終結果兩組顯著不一樣,在做心肌活體組織病理切片時發現,不停奔跑的小老鼠心肌破壞很嚴重,而正常活動的小老鼠心肌改變非常的輕。說明了心肌炎休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積極的保護心肌治療,可以使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量合劑,磷酸果糖,中藥黃芪、丹參等。
3、迅速的對症處理,例如:糾正心力衰竭,糾正心源性休克,糾正嚴重的心律失常。
4、積極的控制和預防感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5、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的疾病,以免導致心肌的不斷損傷。
尚無特效治療,抗病毒藥物療效不好。治療目的主要是保護心肌,糾正缺氧、心衰,抗心律失常等支持療法。
新生兒心肌炎的預防
對新生兒病毒性心肌炎暴發流行的預防,對優生優育及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十分重要,應做好圍生期保健工作,保護孕婦免受感染,對嬰兒室及母嬰同室病房應加強管理,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發生流行時,患兒應隔離2周,接觸者檢疫,對易感新生兒給予注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每次0.2ml/kg,目前,有關預防柯薩奇病毒感染的基因疫苗的研制工作正在進行中,同時應積極防止產傷,窒息,寒冷及高熱等。
概 述 早搏又稱為過早搏動,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種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的現象,屬於心率失常,指異位起搏點
張老離休多年,70多歲了,除了肥胖、動脈硬化和高血壓之外,平素身體還算硬朗。年前,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攜眷回來看望老人,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