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高的疾病之一,老年人萬一患有這樣的疾病,那麼晚年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就要幫助老年人了解腦卒中這樣的疾病,不是為了恐嚇老年人,只是希望老年人可以多多的了解老年疾病,然後知道一些預防方法,知道一些保健方法,康復方法,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腦血管破裂出血稱為“出血性卒中”,腦血管阻塞後腦缺血所引起的稱為“缺血性腦卒中”。雖然這兩類卒中的病因、病理各不相同,但在急性期後,由於都是以腦損傷後大致相同的功能障礙為主要康復內容,因此在康復過程中又有大致相同的康復技術和方法。康復訓練的及時介入,可以讓患者在第一時間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
病情穩定2-3天後開始康復治療
“康復訓練必須從早期開始,開始得越早,功能恢復的效果越好,現在的醫學觀念一般主張,在病情穩定2-3天後開始康復治療。”宣武醫院康復科康復治療師孫麗說,治療師兩頭跑,除了在康復科,還要到病房裡給病人做康復訓練,這也確保了住進宣武醫院的腦卒中患者能在第一時間進行康復訓練。
病情穩定後臥床超過2周,即可產生“廢用綜合征”,表現為肌肉萎縮、反復感染、心肺功能退化、神經功能退化、褥瘡等。大量研究已經證實,早期適當活動不但不會使復發率增高,反而能降低死亡率。科學、謹慎的早期康復性訓練可以大大降低“廢用”狀態的出現,加快功能恢復且不會加重病情和增加復發。
以肢體偏癱為例,下肢負重功能越早進行訓練,就可為步行創造條件。卒中患者如果一味長期臥床靜養,易導致肌肉和神經的繼發改變,如肌肉萎縮、關節攣縮,運動功能恢復就困難了。
科學訓練不能“蠻干”
王茂斌強調,及早恢復不是不問青紅皂白地“蠻干”,而是要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科學、規范地康復處理,否則將引起“誤用綜合症”。比如,腦卒中的患者常有上肢屈肌張力高,甚至處於痙攣狀態,手指、手臂向內屈伸,不能伸直,有些病人及家屬不懂康復知識,在本應鍛煉手和臂的伸展功能時,卻使用一種練握力用的“像膠圈”拼命地練手的握力或用各種方法練習上肢的拉力,結果強化了屈肌,越練手指和肘關節越伸不直,長時間鍛煉的後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態姿勢和功能障礙,糾正起來難度更大。
孫麗在臨床就遇到過很多需要矯正姿勢的患者,“國外某些醫院的治療,只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正確姿勢的練習,所以一些年紀較輕、對形象有要求的患者,轉到宣武做矯正訓練,但即使再經過專業訓練,效果也遠不如早期好。”
病人是否康復有量化標准
王茂斌介紹,通過康復訓練,病人的功能是否得到改善,有一定的衡量標准,不僅需要定性,還要定量。比如,經過訓練後,運動、感覺功能是否有改善,改善到什麼程度等。目前,國際和國家都有明確的康復量化標准,臨床上,也是參照此標准進行定性和定量的。
康復科接收病人也有“硬性”標准,首先評價病人病情是否已經穩定,只有生命體征、內部環境均穩定,並且不需要其它科室進行處理,只需要功能強化恢復的,才有資格入住康復科。其次,如果通過評價發現病人已經失去了功能恢復價值,需要長期照顧的,也不屬於康復科的收納范圍。
符合入住條件的病人入住後,根據其功能障礙的種類和程度,康復科醫生要為其量身制定康復計劃,並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定期為病人進行打分評定。
不同於醫生和護士,康復師是一個獨立的體系,需要非常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實踐水平,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目前我國有100多所大學的專科培養康復治療師。
心腦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我國2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逐步上升,特別是35~44歲人群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專家提醒,
一、起居有常:應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臨睡前不宜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電視。 二、身心愉快: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可誘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