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患者對心髒康復治療的參與,可顯著延長大多數心肌梗死病人的生存期,”資深作者、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市Mayo醫學中心的VeroniqueRoger在新聞稿中表示,“平均而言,對那些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病人來說,他們仿佛從未發生過心肌梗死。這是因為,他們的3年生存率與當地未發生過心肌梗死的同年齡、同性別居民的3年預期生存率相同。”
研究者分析了明尼蘇達州Olmsted縣的1821例1982年至1998年間發生心肌梗死(MIs)的幸存者。這些患者中有58%為男性,46%在70歲以上,55%接受過心髒康復治療。
Logistic回歸分析的結果顯示,男性、年輕者、並發症少的病人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可能性更大(P<0.01)。對潛在干擾因素進行修正後顯示,女性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可能性比男性低55%(比值比[OR],0.45;95%置信區間[CI],0.34~0.60),而70歲以上的病人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可能性比60歲以下者低77%(OR,0.23;95%CI,0.16~0.33)。
“研究的設計並未打算解釋為何一些人群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可能更小,但女性病人的結果可能是由於缺少交通和支持網絡所致,”Roger認為,“她們可能沒有重視康復治療,或許她們需要照顧同樣患病的配偶。”
參加心髒康復治療的病人,其死亡風險(P<0.001)和3年再梗死的風險(P=0.049)更低。與心髒康復治療相關的生存獲益越到後期越高(1998年,相對風險[RR]為0.28,95%CI,0.18~0.43;而1990年RR為0.41,95%CI,0.33~0.52)。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相同的種族和人種構成可能會限制研究結果對其它人群的普遍性;在觀測研究中可能混有內在的干擾因素;在研究的主要時間段中改變藥物治療的方法。
“這項研究將鼓勵臨床醫生督促所有病人(尤其是女性)參加心髒康復治療,”Roger得出結論,“這需要病人和醫生形成合作組。參加心髒康復是有效治療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實習編輯:梁慧儀)
先天性心髒病的三種類型: 1、無分流型 即心髒左右兩側或動靜脈之間無異常通路和分流,不產
早搏在正常人中十分常見,如果用心電圖對正常人作24小時的連續觀察,可能記錄到早搏的人會達到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