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總結二尖瓣既往有閉式擴張術、瓣膜成形術、瓣周漏及生物瓣失功等病人的二尖瓣再次手術的經驗。
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實施心髒二尖瓣再次手術159例(其中急症手術3例)。其中二尖瓣閉式擴張後再狹窄105例,二尖瓣成形術後復發性瓣膜病變26例,瓣周漏11例,生物瓣衰敗8例,人工瓣膜機械功能障礙6例,人工瓣膜心內膜炎3例。再次手術方式包括二尖瓣置換,二尖瓣和主動脈瓣雙瓣置換,二尖瓣和三尖瓣雙瓣置換等。
兩次手術間隔時間1~21年。結果全組術後死亡12例,占7.5%,早期死亡主要原因為術後低心排綜合征、惡性心律失常、多髒器功能衰竭與腎功能衰竭,術前心功能Ⅳ級者手術死亡7例,死亡率為15.6%(7/45例);全組術後較嚴重並發症發生率為14.5%(23/159例)。
與前期(1998.01-2001.12)相比,2002年以來,手術例數明顯增加,手術並發症降低(P<0.05),同時死亡率降低(P<0.05)。結論二尖瓣再次手術危險因素包括術前心功能差、合並其它重要髒器功能不全、體外循環時間和主動脈阻斷時間長等。針對這些因素積極防治,可以進一步降低這類病人手術死亡率和並發症發生率。
二尖瓣再次手術多見的原因為閉式擴張術後再狹窄、成形術後再發病變、生物瓣衰敗、瓣周漏,少見原因為人工機械瓣功能障礙和感染性心內膜炎[1,2]。其中復發性心髒瓣膜病患者瓣膜多已鈣化、卷縮與畸形,再次分離或術中成形的風險較大,因此多數選擇行瓣膜置換術。本組159例中瓣膜置換術為156例,占98%,另有瓣周漏3例,由於瓣膜功能狀況良好,漏口較小,直接行瓣周漏修補術。
二尖瓣再次手術並發症和死亡率均較首次手術為高,其主要風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這類患者多數年齡較大、病史較長、心功能差,部分病人合並嚴重的其它髒器疾病,同時由於部分病人到症狀較為嚴重時才就診,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使得臨床診治難度增大。
2、其次,原胸部正中劈開切口,因胸骨後組織與心包及心肌發生廣泛致密的粘連,再次手術切開與分離時,可導致大血管、心室壁損傷,引起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廣泛粘連導致心髒在心包內呈固定狀態,瓣膜顯露困難(尤其是二尖瓣),手術難度增加,延長了手術時間,使得術後各種並發症明顯增加。
3、另外,對於瓣膜急性功能障礙引起的血流動力學障礙患者,由於必須限期或急症手術,不能進行充分的術前准備。本組共計死亡12例,總死亡率占7.5%,其中急診手術死亡率為33.3%(1/3例),術前心功能Ⅳ級者手術死亡率為15.6%(7/45例)。
術後早期死亡10例,主要原因為術後低心排、惡性心律失常、多髒器功能衰竭與腎功能衰竭等;術後發生較嚴重並發症23例,占總數14.5%,主要為心、肺、腎等重要髒器功能障礙。綜合以上分析,作者認為二尖瓣再次手術危險因素主要為術前心功能差、合並其它重要髒器功能不全、體外循環時間和主動脈阻斷時間長等。
近年來,針對主要風險,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手術死亡率及並發症發生率明顯減少
1、首先,重視術前充患者心功能和全身狀況,正確掌握手術指征和時機,合理設計手術方案;
2、其次,術中鋸開胸骨及分離粘連時注意大出血的發生,以免損傷心肌及冠狀動脈,一旦心肌撕裂出血,裂口較小者用Prolene線帶墊片褥式縫合,裂口較大者迅速建立體外循環,在心內手術完畢後,再縫合裂口,對估計粘連較重者,解剖股動靜脈備用,如升主動脈插管困難,可經股動脈插管供血;
此外,復跳後適當延長輔助時間至心率血壓滿意,心髒收縮有力後停機,對高齡,心髒大,心律不穩者安置臨時起搏導線備用;另外,術後嚴密監測,注意心肺腎功能的狀況,必要時盡早應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或腎替代治療(CRRT)。
上班的女性朋友們是不是一天8個小時工作時間,有百分之八十都在坐著呢?時間久了就會出現身體多個部位的不適症
我國著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花10年時間在70萬人中做了一項調查,發現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10年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