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髒病是幼兒最常見的心髒病。根據我國出生缺陷監測結果,近年我國先心病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先心病患兒90%以上在嬰幼兒期病情進展迅速,但如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絕大部分都能通過手術徹底根治,術後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
先心病,不是“少見病”
據亞洲心髒病醫院心髒外科主任陶涼主任醫師介紹,先天性心髒病,簡稱先心病,是指母親懷孕前3個月,因某些原因,導致心髒和大血管發育異常而發生畸形,包括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等數十種類型。先心病發病率為千分之八,是我國嬰幼兒首位出生缺陷性疾病,也就是說“100個孩子中就可能有1個先天性心髒病患兒”,先天性心髒病已經成為孩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起先天性心髒病的原因目前並不很清楚,除了遺傳、環境污染以外,懷孕前3個月病毒感染、父母吸煙等都可能導致孩子患上先天性心髒病。
有些復雜“先心”需爭分奪秒
先心患兒確診後,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經不起手術創傷,還是等孩子年齡大些再施行手術比較安全,因此贻誤病情,失去了手術良機,造成終身遺憾。
陶涼主任指出,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心髒病的手術時間不能以年齡的大小而定,應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而定,尤其是一些復雜的先天性心髒病,對這些患兒來說生命和治療時機是以“小時”計算,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出生後就必須手術,否則孩子會突然發生夭折,或喪失矯治手術的機會。亞心在11月20日成功搶救了一名出生僅35個小時、體重2.5公斤的新生兒,這是該院近半年來搶救成功的第5例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患兒。
除了完全性大動脈轉位等復雜的先心病,有些患兒的生命以“月”計算,如患有大的室間隔缺損,如果不及時做手術,會因為反復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影響孩子的發育,還會發生嚴重肺動脈高壓,而失去手術機會。另外如患有法樂四聯症的患兒,嚴重缺氧會影響孩子重要髒器功能,甚至一次嚴重的缺氧發作,就可能會危及患兒生命,能健康生長到10歲以上的只有10%左右。
此外,有些疾病對患兒的影響則以“年”計算,如直徑0.5厘米以下的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等,對患兒的生長和發育影響小,可以定期觀察,根據患兒的生長發育情況、疾病情況擇期手術治療。
對於是否手術以及手術的時機,陶涼強調,“一定要到心血管外科就診,聽取專科醫生的意見,以免贻誤手術機會。”
先心病患兒如何護理?
護理先天性心髒病患兒,首先是保證患兒休息好。對於有心力衰竭(心跳快、呼吸急促、肝髒腫大、浮腫等表現)、心髒擴大及疾病處於急性期的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患兒的日常生活如洗臉、吃飯、大小便,均應由大人照顧。臥床時間的長短,應依疾病的種類及輕重面不同,一切都要按照醫囑進行。一般患兒要臥床休息到心髒大小基本恢復到正常范圍、心力衰竭症狀得到控制之後2~4周。
安靜是休息的必要條件。對煩躁不安或不能保證夜間睡眠的患兒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鎮靜藥,如魯米那、水合氯醛等。在病情穩定好轉後,患兒可逐漸增加活動量。開始時可在床上坐或在床邊椅子上玩,以後即可在室內散步或稍稍活動,直到體力恢復正常。患兒活動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先天性心髒病患兒的飲食要富於營養,而且應易於消化,應有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最好給予牛奶、蛋類、豆制品等,以滿足小兒生長和機體代謝的需要。蔬菜、瓜果中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對心髒有好處,而且可防止便秘,應給患兒適當多吃些。飯後因腸道血流量增多而會加重心髒負擔。所以,心髒病患兒每餐宜少量,每日可進餐4~5次,切忌暴飲暴食,餐後要休息,小嬰兒耐力差,吃奶易疲勞,所以應耐心喂,必要時要延長每次喂奶時間。為了避免患兒嗆咳,要抱著小兒或半臥位喂奶,有浮腫的患兒,應少吃鹽或不吃鹽。
此外在護理上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心髒病患兒常多汗,要在保暖情況下用溫熱水勤擦身,勤換內衣。有咽喉扁桃體炎的患兒,應每日用淡鹽水漱口,平時注意口腔衛生。患兒居室空氣一定要新鮮,陽光要充足,室溫最好保持22~30℃。心髒病患兒應盡量少去公共場所,以防感染各種傳染病。
近年來,肥厚性心肌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青少年、運動員運動時發生猝死的首要原因,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髒外科專家建
哪些心血管介入治療該使用抗感染藥物? 近年來抗菌藥物耐藥性和院內感染死亡率急速增加,心血管放射介入操作中抗菌藥物怎麼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