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心髒手術難度極大,但是現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髒外科學科帶頭人張希教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只需開2厘米的切口就可以在心髒上動刀,不用借助體外循環輔助設備和X射線,這種新型微創心髒外科手術成功救治了多位先天性心髒病患兒。
16歲的小楊在心髒彩超中被發現,心髒的房間隔上,有1.8厘米直徑大小的先天性缺損,以致左心房的血液不斷留到右心房,肺動脈壓力上升,肺血增多。醫生表示,先心病的最佳手術時機是學齡前,像小楊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間,但再不治療,未來就是悲劇。
張希教授給小楊的胸口開了一個2-3厘米左右的小口,在心髒缺口處置入封堵器。手術非常成功也很順利,小楊很快就蘇醒了,並且順利出院。
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值得在這個領域內推廣實行。而從先天性心髒病的治療方法上比較,新型微創心髒外科手術,與其他兩種以往的治療方式,優缺點也比較明顯。
傳統外科手術:在胸口的切口較大,約20-30厘米,會遺留明顯的手術瘢痕,通過體外循環來完成手術,住院時間會有所延長。
心髒介入術:手術時間短,創口小,但患者需全程暴露在X射線的輻射環境下,而且對簡單先心病患者比較適合,若有萬一,還需借助外科傳統手術。
心髒微創手術:借助超聲心動圖引導,免除了體外循環支持和X射線暴露的風險。手術切口小,時間短,在緊急情況下,還可改為體外循環手術,來確保患者的安全。但對患者發生的症狀及其他條件比較嚴格,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患者應在一歲以上、體重超過八公斤,室間隔缺口在1厘米以下,房間隔缺損在3厘米以下,心髒沒有合並其他畸形更適合。
現在有一種很廣泛的說法,高血壓藥一旦開始服用,就不能停下來,只能終身服用。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專家醫生在線請教了中山大學
患心髒病人要忌鹽(氯化鈉),這似乎是人們的普通常識,其實不是所有的心髒病人都要忌鹽的。當某些病人發生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