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心房顫動(房顫)已經是我國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發病率隨年齡上升而增加,據統計我國人群患病率約為1%,65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4%,而80歲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達7.5%,據此推測我國共有房顫患者約1000萬人。
正常人心跳在60-100次/分之間,節律規整,而房顫時心房跳動的頻率可達到350-600次/分,節律紊亂,心房喪失了正常的收縮功能,近似於蠕動。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血液在心房內瘀滯、血流緩慢,就容易形成血栓,特別是左心耳形成靜脈樣血栓,血栓從心房脫落至全身動脈系統形成栓塞,脫落到腦部就是腦栓塞(腦卒中),可導致死亡和偏癱。
目前的研究顯示房顫患者腦卒中的發生風險比正常人增加5倍,15%-20%的腦卒中是由房顫引起的,腦卒中的致死和致殘率可達到50%,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另外血栓也可脫落到肢體動脈引起缺血壞死,嚴重時需要截肢,導致殘疾;
還可脫落到腎動脈、腸系膜動脈等給重要髒器供血的血管,一旦發生栓塞可導致相應的器官缺血壞死,後果也不堪設想。
所以為了降低房顫栓塞發生率需服用抗凝藥物,這是房顫治療非常重要的部分。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房顫患者都需要服用抗凝藥物呢?
那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果是瓣膜病導致的房顫,如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合並房顫,是一定要抗凝的,因為瓣膜病房顫是腦卒中極高危人群,可使卒中風險升高17倍,所以必須抗凝,否則發生卒中的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一種情況是非瓣膜病性房顫,目前臨床醫生常用的方法根據患者CHA2DS2-VASc評分即腦卒中危險因素的多少來決定是否需要服用抗凝藥物,這些危險因素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1分)、高血壓(1分)、年齡≥75歲(2分)、糖尿病(1分)、中風/短暫腦缺血發作/血栓栓塞病史(2分)、年齡64-74歲(1分)、性別(女性),一共7項,總分9分,得分越高,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就越高。
目前將評分≥2分的人定義為高危人群,必須服用抗凝藥物預防卒中;1分為中危,可考慮服用抗凝藥;0分為低危人群,可以不服用抗凝藥。當然服用抗凝藥還要考慮出血風險。
急性心包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本病常合並心肌炎和心內膜炎。其它並發症主要決定於病因,如並發
腦出血後遺症,系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絕大多數是高血壓病伴發的腦小動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