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1999年3月~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UAP患者3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AP臨床診斷標准。其中包括初發勞力型、惡化勞力型、自發性心絞痛、梗死後心絞痛。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59±6.7)歲;按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治療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60±7.1)歲;對照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58±6.4)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心絞痛類型及臨床資料上無統計學差異。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住院後均接受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轉換酶和抑制劑等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ivgtt,10d為一療程;對照組給予極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胰島素10U+氯化鉀1g)Qd.ivgtt,14d為一療程。
1.3統計學方法數據用(±s)表示,PEMS統計軟件對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和組間差異比較,心絞痛症狀、用藥後心電圖表現采用Ridit分析。
1.4療效判斷顯效: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比用藥前減少80%以上,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心效痛發作或硝酸酯用量減少50%以上,心電圖ST段改善>50%或倒置和T波變淺>50%或T波由平坦轉為直立;無效:心絞痛發作或硝酸酯用量減少<50%,靜息心電圖無變化。
2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心電圖表現比較P<0.01。全部患者在治療前後進行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查,治療後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明顯改善,差異顯著;治療組:治療前後血液流變學指標也有明顯改變,差異顯著。
兩組治療前後血、尿常規及肝功能均無顯著變化。
3討論
UAP的主要發病機制是在冠狀動脈硬化基礎上合並斑塊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狀動脈痙攣而產生心肌缺血、缺氧。在臨床上丹參制劑和川芎嗪制劑已廣泛應用。丹參,為唇形科植物,含脂溶性的多種丹參酮類及水溶性的原兒茶酚醛和兒茶酚胺衍生物。動物實現表明:本品具有擴張冠脈,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改善心髒功能,抑制凝血,促進組織修復,降低血脂,抑菌等作用。川芎嗪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成分之一,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並對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的作用;尚能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和腦知流,產生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而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主要成份為丹參素和鹽酸川芎嗪,靜脈滴注後在體內吸收完全,分布廣泛,主要分布於肝、心、肺、腦、膽、脾、小腸和腎髒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腦等血流豐富的組織器官藥的濃度最高,能快速透過血腦屏障,在腦中持久存在。藥物消除快,主要經生物轉化消除,絕大部分經腎髒從尿液排出,極少許從糞便排出。當機體處於病理狀態時可使體內分布速率及總清除率顯著減少,半衰期延長,生物利用度明顯增強。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紅細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並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同時擴張心腦血管,增加心腦血流量,抗動脈粥樣硬化,調節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抵制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本結果表明,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5.0%。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1.1%。說明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改善UAP的臨床症狀、心電圖及血粘度方面優於對照組。表明輔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對UAP的治療較單純西藥治療效果顯著,且無明顯毒性反應。所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種臨床較新的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冠心病理想藥物,值得推廣使用。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抵抗力比一般人弱,氣溫突降常易引起感冒、腹瀉等病症,而使機體疲勞、心髒功能減低,全身血容量減少還會直接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