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分布特點是什麼?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前間壁的心肌梗塞最常見,其次為下壁、高側壁、左室廣泛梗塞,這是因為各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是不一樣的。病理解剖證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好發於前降支上、中1/3和右冠狀動脈中1/3,其次為旋支。後降支發生粥樣硬化斑塊比較少見。左冠狀動脈主干常在病理晚期方出現較嚴重的粥樣硬化狹窄。進入心肌內的冠狀動脈小分支很少出現粥樣硬化斑塊。粥樣硬化可發生於單支,也可發生於多支。其分布形式多數呈節段性、局灶性狹窄,也可廣泛分布於一個或多個分支。根據北京阜外醫院對100例冠心病患者屍檢中645個斑塊的分布和形態學觀察,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自起始部直至末梢往往呈螺旋狀或不規則分布,其原因可能與冠狀動脈血液動力學的改變有關。從冠狀動脈橫斷面觀察,斑塊大部分在動脈壁呈半月形或偏心性分布。呈現同心圓狀的斑塊較少見,而且常出現在粥樣硬化斑塊的晚期。斑塊在動脈壁上往往是靠心肌一側的病變較對側輕,其原因未明。由於斑塊在動脈壁上分布不均勻,因此在未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或病變較輕的一側,動脈壁內的平滑肌和彈力纖維仍保持一定的彈性和收縮能力,這對維護和改善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可能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