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繪圖確認轉基因治療心肌缺血效果
摘要:波士頓的研究人員采用機電繪圖的方法已經獲得了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phvegf165)基因轉移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證據。(circulation 2000;102:940-942,965-974)
波士頓的研究人員采用機電繪圖的方法已經獲得了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phvegf165)基因轉移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證據。
聖伊麗莎白醫學中心的jeffrey m. isner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13例常規治療無效的慢性穩定性心絞痛的冠心病病人。病人接受phvegf165直接心肌注射。
根據發表在8月29日美國心髒病協會的雜志《循環》上的報告,機電繪圖通過與局部線性收縮損害相關的殘余心肌活力確定左心室的缺血位置。
isner博士的研究小組指出,分析心肌缺血部位局部線性收縮表明,“在phvegf165基因轉移後該指標為15.26,轉移前為9.94,有明顯改善。”他們發現心肌缺血部位從基因轉移前的6.45平方厘米減少為基因轉移後的0.95平方厘米。
isner博士及其同事進一步指出:上述發現與通過單質子發射ct心肌灌注掃描記錄計算的心肌灌注評分的改善一致,該分數在靜息狀態下基因轉移前為7.4,轉移後為4.5;在藥物負荷後基因轉移前為12.8,轉移後為8.5。
在其它的雜志上,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部的cam patterson 和 marschall s. runge博士針對近期對基因治療研究人員的批評,指出isner小組的研究結果對心血管病專家和心血管病人來講,就象吸入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patterson和runge博士對未來的轉基因療法非常樂觀,即使是對輕度冠心病病人亦是如此。然而,他們還指出:“這種樂觀是建立在治療性血管再生領域目前正處於初期階段的基礎之上的。我們仍需預計到下階段的困難以及這些方法還不可能很快在臨床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