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高血壓患者中幾乎有50%的患者同時患有高血脂症。在同一血壓水平,血脂越高,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就越高,因此高血壓患者除了降壓,多數還同時接受調脂藥物治療。然而,調脂治療的效果卻往往並不理想。
原因何在?先改生活方式後吃藥。
心內科副主任紀醫師介紹說,當血脂出現異常,首先應嘗試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等,如果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調脂藥物治療開始的時機、血脂控制的目標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檢測結果,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有無合並症等情況綜合判斷。比如血脂檢測,在各項血脂化驗的結果後面都有一個正常范圍參考值,但這個參考值是對於那些沒有心腦血管風險、相對健康的人群而定的標准。如果存在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有吸煙、肥胖、有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或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那麼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要求標准則要降得低一些。也就是說,高血壓患者不能簡單地看化驗單上血脂的正常值來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血脂異常,應找專業醫生咨詢,先判斷血脂異常的危險程度,再以此確定服藥時機。
此外,有些高血壓患者血脂水平尚可,但親屬有高血脂症,就擔心自己也會得病,也開始服用調脂藥以提前“預防”。紀教授表示,這種行為大可不必,如果血脂正常,甚至輕度異常,只要還沒達到服藥標准,還是應首選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加強鍛煉的方法進行預防。用藥強調個體化
天津心內科主任萬教授說,血脂異常種類繁多,每位患者病情都不一樣,相應治療方案也不同。調脂藥的應用非常講究,強調個體化,盲目服藥非但治不了病,往往還會產生嚴重後果。萬教授說,按照病因,血脂異常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由遺傳或後天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後者則由某種明確原因引起,如高血壓、糖尿病、酗酒、口服避孕藥等。對繼發性血脂異常,若不治療原發病,而只一味吃調脂藥,顯然“不治標更不治本”,還很可能因此延誤原發病的治療,加重病情。
專家介紹說產後靜脈血栓臨床常見症狀:突然呼吸困難,瀕死感,發绀,右心衰竭,低血壓,肢端濕冷;胸痛,胸悶,
1、胡蘿卜 眾所周知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每百克中含胡蘿卜素362毫克(換算成維生素a相當於2015國際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