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急性心力衰竭 >> 急性心力衰竭保健 >> 咳嗽,腦缺血的特殊原因

咳嗽,腦缺血的特殊原因

  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而這種出血在鼻腔血管尤為突出,常常先於腦血管發生破裂。晝夜血壓差縮小,中風危險性增大。  咳嗽的“震撼”,有利於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轉復,如同給瀕危病人一次心髒捶擊或電擊復蘇的機會。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從中受益。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伴有動脈硬化的患者,可能因為咳嗽而引起意識障礙,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四肢抽搐、癱瘓等症狀。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咳嗽--腦缺血綜合症。這種綜合症可以數年、數月發作一次,也可能一天幾次。 鼻出血,腦出血的先兆。

  國外資料報告,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的中老年人,在發生鼻出血後的1—6個月內,有50%的人會發生腦卒中。專家們認為,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減退,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而這種出血在鼻腔血管尤為突出,常常先於腦血管發生破裂。晝夜血壓差縮小,中風危險性增大。

  通常,人的血壓在24小時內有一個低谷時間(夜間2—3點)和兩個高峰時間(上午8—9點和下午2—3點)。高峰和低谷時的晝夜血壓差應大於10個百分點。若差距漸漸縮小,相差只有0.6-3.3個百分點,將提示是發生卒中的高危險因素,應加強對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治療措施。高血壓標准改變與中風有關。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高血壓聯盟提出1999年高血壓診斷指導原則為高壓(收縮壓)大於17.33千帕(130毫米汞柱),低壓(舒張壓)大於11.33千帕(85毫米汞柱),就應診斷為高血壓。之所以改變,是因為這有利於預防心力衰竭和中風。也就是說,血壓大於17.33/11.33千帕(130/85毫米汞柱)已是中風的發病因素。當然,新的指導標准又強調說,不可以機械地看待這個原則。比如其對不常運動、身體肥胖。膽固醇又高的人,顯然是危險因素;但是,對經常運動、體重正常、膽固醇又不高的人,即便血壓處在稍高水平,也未必是危險因素。

熱門文章
冠心病患者冬季應注意些什麼

冬季,氣溫驟降,對老年人是一種惡性刺激,容易發生各種生理功能紊亂,促使疾病發生或使疾病加重。那麼老年人如何做好冬季自我保

奉行健康生活 保持血壓健康

奉行健康生活 保持血壓健康  10月8日是第19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ldquo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