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臨床試驗已證明,傳統的“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心衰,雖然在初期都能改善臨床症狀,但長期使用並不能降低死亡率,甚至還可能導致死亡率增加。近年來,人們發現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長期、慢性激活促進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損傷和心功能惡化,是心衰發生、發展的基本機制。以ACE抑制劑和β-受體阻斷劑等阻斷神經內分泌系統藥物作為基本治療的新方法,可以真正改善長期預後。慢性心衰治療已從短期血液動力學/藥理學措施轉為長期的、修復性的策略,目的是改變衰竭心髒的生物學性質。心衰的治療目標不僅僅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針對心肌重塑的機制,防止和延緩心肌重塑的發展,從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這些治療策略的轉變正是近十幾年建立在循證醫學上的重大進展。現將常用藥物的作用簡單介紹如下:
1、洋地黃
(1)抑制神經內分泌系統:抑制迷走神經傳入纖維的Na/K-ATP酶,提高了位於左室、左房和右房入口處、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窦的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從而減少來自中樞的交感神經沖動。另外,通過抑制腎髒Na/K-ATP酶,洋地黃可以減少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結果增加鈉向遠端小管的轉移,導致腎髒分泌腎素減少。
(2)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的收縮力。目前最常用的仍然是地高辛。
2、利尿劑:
利尿劑在心衰治療中起關鍵作用,這是因為:
(1)與任何其他治療心衰的藥物相比,利尿劑能更快的緩解心衰症狀,使肺水腫和外周水腫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消退。
(2)在治療心衰的藥物中,利尿劑是唯一能夠最充分控制心衰液體潴留的藥物。
(3)合理使用利尿劑是采用其他藥物治療心衰的基礎。
但是,利尿劑不能單獨用於心衰的治療。即使利尿劑可以有效的控制症狀和體液潴留,單獨使用利尿劑不可能保持心衰病人的長期穩定。而聯合應用利尿劑和地高辛、ACE抑制劑和β-受體阻斷劑可以減小臨床失代償的危險。常用藥物有:螺內酯、速尿、雙氫克尿噻等。
3、ACE抑制劑:
(1)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2)作用於激肽酶II,抑制緩激肽的降解,提高緩激肽的水平。
通過上述作用可以防止左室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和心髒的繼續擴大,但其作用會在停藥後迅速消失。
4、β-受體阻斷劑:
抑制心衰交感神經系統的不良作用。長期使用β-受體阻斷劑治療慢性心衰可以改善心髒的收縮功能、逆轉心室重構,並具有抗氧化和抗細胞凋亡作用。
5、螺內酯:
拮抗醛固酮對心髒的不良作用。醛固酮可以促進血管和心肌纖維化,鉀和鎂丟失,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副交感神經系統及減弱壓力感受器功能。
臨床上也不乏因高熱而發生死亡的患者,所以治療該病一定要及時,最好是采取正規的物理降溫方法,才能避免給生命
美國4日公布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一種尚處於開發階段的新藥短短幾星期內就可以部分降低人體冠狀動脈中的斑塊含量。這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