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黃女士,最近3個月以來,反復出現腹痛、嘔吐、便血,在當地醫院消化科治療,考慮開腹做手術。結果元旦當天出現嚴重休克,轉到人民醫院後,被查出患腸系膜動脈狹窄,這才醒悟原來是錯把血管疾病當消化疾病治了。
反復腹痛三個月瘦近20斤
黃女士今年67歲,大約是從三個月前開始,她生了個怪病:胃口不好,飯不能多吃,三餐後就覺得肚子痛、拉肚子,休息一會兒又能夠緩解。三個月下來瘦了近20斤。
最近一段時間症狀更加明顯,除了肚子痛,還伴有嘔吐、便血的症狀。家人帶她到當地醫院消化科就診,考慮開腹做手術。手術前,黃女士先接受了活血鹽水的治療,腹痛症狀消失了,她決定不做手術,之後腹痛反復發作,她都要求掛鹽水處理。
直到元旦當天,黃女士的病又犯了,這一次還出現了嚴重休克,當地醫院急忙把她轉送到市醫院。
經急診室多學科會診後,血管外科主任懷疑她的病跟動脈狹窄有關。“我們讓黃女士做了腹部血管CT,發現她的腹部血管已經狹窄成一條線一樣細,整個血管只剩條縫,隨時可能閉合導致腸梗阻壞死,繼而出現腸道菌群移位、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等嚴重後果。”
病因原是腸系膜動脈硬化
什麼是腸系膜動脈狹窄?孟路陽主任告訴記者,腸系膜動脈分布於除十二指腸上部以外的所有小腸、盲腸、升結腸和橫結腸,以及闌尾和胰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腸系膜動脈負責給85%以上的小腸和一半以上的結腸供血。腸系膜動脈一旦發生狹窄,供血受阻可致急性腸道缺血,表現為急性腹痛或急、慢性腸梗阻等症狀。當狹窄的動脈完全閉合上,而小腸耐受完全缺血時間僅數小時,診治不及時,就會導致腸壞死。”
找到了病種,接下來就是明確病因,經過各項檢查和病史追蹤後,主任得知,黃女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且用藥依從性差,常常不准時吃,甚至干脆很長一段時間不吃,導致腸系膜動脈硬化後發生狹窄。
主任指出:“動脈硬化是腸系膜動脈狹窄最常見的病因,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史、三高、冠心病、糖尿病等。18%的65歲以上男性的腸系膜動脈存在超過50%的狹窄,隨著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該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年輕化,現在55歲開始發現該病的案例越來越多。”
出現三聯征要提高警惕
與發病率增高相對應的是該病發現率低。由於腸系膜動脈狹窄隱蔽性大,危害性大,表現的典型症狀是腹痛、嘔吐,容易被誤診為消化科疾病。
不過,要想發現腸系膜動脈狹窄,主任認為可以通過三聯征判斷。
一是用餐後上腹疼痛。疼痛有症狀重,如疼得要死、產生瀕死感等;體征輕,如患者無法描述具體哪裡痛這兩大特征。“這種痛跟闌尾炎、膽囊炎不一樣,像闌尾炎、膽囊炎這種疼痛患者能夠描述具體部位在哪裡,但腸系膜動脈狹窄引起的疼痛位置很難被描述。”
二是腹脹。以前胃口好的,能吃很多東西,現在隨便吃一點東西,肚子就覺得飽了,還會腹脹、脹氣。
三是體重減輕。因為患者用餐後肚子疼痛,產生恐懼拒絕進食,再加上腸供血不足,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引起體重下降。
除此之外,主任建議三高人群、已經出現動脈硬化的、55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有不明原因腹痛的,並出現三聯征症狀的,可考慮去專業醫院做一次腹部增強CT排查該疾病,該項目檢查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不包括在一般體檢中。
同時,主任也倡議,相關科室醫生在排查腹痛患者的病因時,要考慮動脈硬化引起的腸系膜疾病可能。尤其是年底聚會多了,吃壞的人很多,不要誤診這兩類疾病。
動脈硬化的預防方法
動脈硬化是指動脈的一種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變,導致動脈管壁增厚、僵硬而失去彈性並致管腔狹窄,使得血流不能順暢的通過。
動脈硬化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堵塞,堵塞如果發生在心髒會造成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嚴重問題;如果發生在腦部,就會造成腦血栓、遺留偏癱、失語等嚴重後遺症;如果發生在腎髒,就會造成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只要有動脈的地方,發生動脈硬化都可能造成動脈梗塞,引起嚴重後果。
因此,對抗動脈老化,保護心、腦、腎等髒器的功能,就是在對抗衰老!為了延緩動脈問題的發生,就要“管住嘴,邁開腿”,注意以下生活細節。
1.減少脂肪類的攝取,避免肥胖。不要飲食過量,保持相對穩定的體重,少吃肥肉、動物內髒。一星期內吃豬、牛肉的次數不要超過3次,多吃雞肉或魚肉,因為雞和魚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少於豬、牛等肉類。每日至多吃一個蛋黃,少吃高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及大豆制品。
2.不吸煙並防“被吸煙”。吸煙會傷害心血管內皮細胞,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長期吸煙可使人體小動脈處於痙攣狀態,引起高血壓,煙中的一氧化碳會造成血管壁內皮細胞缺氧,促使動脈硬化。
3.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活動量需根據身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項目也不宜過於激烈。依據個人條件進行跳繩、保健體操、打太極拳、騎車、步行、爬樓梯、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務等。運動不但可以緩解精神緊張、穩定情緒,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4.釋放壓抑或緊張情緒。憂郁或持續緊張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流減少。
5.常吃預防動脈硬化食物:
牛奶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濃度,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皂甙類的物質,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生姜含有一種油樹脂,具有顯著降血脂和降膽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揮發性激素,可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茄子含有較多的維生素,能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腦溢血有一定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可減肥和抗癌。
燕麥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防動脈粥樣硬化。
甘薯可供給人體大量的膠原和黏多糖類物質,可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
山楂具有加強和調節心肌、增大心髒收縮幅度及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還能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
海魚、馬面魚等海水魚類,其魚油中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功效。
此外,茶葉、海藻類、莢豆和其它豆類,均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6.控制食鹽過量攝入。食鹽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亢進,增加腦血栓形成的危險,食鹽每天食用量不應超過6g。
7.限制飲酒。過量飲酒可引起心率失常、血壓升高、血小板凝集性增加、腦血管痙攣、腦血液量下降等,進而導致腦血栓和腦出血的發生。
8.堅持多喝水。不渴不喝水或者一次喝一大杯,這都不科學,應該不斷地小口喝水,每天飲水1500-2000ml,這樣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下來。
後遺症一:心律失常,這是許多人會出現的一個狀況,但須注意的是,有的心律失常並不一定是心肌炎引起的,所以,
風濕性心髒病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心髒疾病,以20~40歲青壯年為主要發病對象,且以女性居多。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