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腦血管病的防治現狀很嚴峻,一方面我們要做好覆蓋全國的腦卒中防控體系,針對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預防和篩查工作。另一方面,找准防控成本效益最高的目標人群進行定向干預,是卒中防控的重點也是難點,也是最大程度降低腦血管病危害和疾病負擔的關鍵。”由中國卒中學會主辦的“防微杜漸,共築防線”HR-NICE(高危非致殘性缺血性腦血管事件)綜合管理項目日前啟動,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副院長王擁軍教授介紹,項目旨在通過5年時間,覆蓋全國2000家醫院、培訓10000名神經科醫生,逐步建立HR-NICE優先入院制度和專病門診、出版臨床指南和路徑、開展醫生、患者、公眾教育活動,在中國落實最佳窗口人群的干預工作,提升我國腦血管病診療效果。同日,HR-NICE項目專家委員會成立,將從學術層面提供全面建議和指導,並制定相關診療規范和技術標准。
該項目首次提出將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輕型卒中在內的高危非致殘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HR-NICE)人群作為我國腦血管病防控最佳窗口。
我國HR-NICE人群龐大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有2000多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至少700萬卒中患者,HR-NICE人群占到其中51.23%。可見,我國HR-NICE的人群龐大,防控任務繁重。
王擁軍介紹,從治療效果、成本、依從性等方面綜合評估後,確定把HR-NICE人群作為重要的防治人群,針對這部分人群采取積極的防控措施迫在眉睫。非致殘性腦血管病中,低危患者病情穩定,一般不會發生大卒中事件;而高危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可能復發成為嚴重的卒中,對於這部分人群如果能夠盡早進行藥物干預並做好長期隨訪工作,可以大大降低卒中復發率和死亡率,是綜合防治成本和治療效果的最佳選擇。
進行早期干預效果最佳
雖然針對HR-NICE人群進行早期干預效果最佳,但由於疾病本身症狀比較輕和“非致殘性”的特點,導致醫生對疾病的判斷可能出現低估、誤判、救治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
事實上,HR-NICE是嚴重的、需緊急干預的“卒中預警”事件,也是二級預防的最佳時機。對患者而言,通常如果疾病症狀比較輕,患者二級預防的依從性就會差。據統計,約1/3患者在出院後3個月停用1~2種預防藥物。在12個月時,二級預防藥物依從性降低到30%以下,長期依從性的降低是HR-NICE疾病防控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王擁軍指出:“隨著醫療進步,疾病意識的提高,臨床上輕型症狀患者越來越多,因此未來對於HR-NICE患者的疾病防控任務顯得尤為重要。一直以來,HR-NICE缺乏標准的診斷、治療、長期跟蹤和隨訪制度,該項目聚焦卒中全病程管理,旨在改善治療不規范和藥物治療依從性差等諸多問題,從而為中國打開一條有效的腦血管治療路徑。”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症狀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休息時也發生疼痛則是下肢嚴重缺血的表現,常伴有肢端麻木,足背動脈搏動消失
心梗腦梗與三高等疾病都和不吃早飯有關 心梗和腦梗,是盡人皆知的威脅我們健康的兩種疾病。但很多人知道,不吃早飯,胃中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