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檢查1.一般檢查白細胞總數1~2萬之間,中性粒細胞偏高。積壓沉、抗“o”大多數正常。2.血清酶測定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脫氫酶(ldh)及其同功酶(mb)、谷草轉氨酶(cot)在病程早期可增高。超氧化歧化酶(sod)急性期降低。3.病毒分離從心包、心肌或心內膜分離到病毒,或用免疫熒光抗體檢查找到心肌中有特異的病毒抗原,電鏡檢查心肌發現有病毒顆粒,可以確定診斷;咽洗液、糞便、血液、心包液中分離出病毒,同時結合恢復期血清中同型病毒中和抗體滴度較第1份血清升高或下降4倍以上,則有助於病原診斷。4.抗體測定與病毒核酸檢測型物異性抗體,補體結合抗體的測定以及用分子雜交法或聚合酶鏈反應(pc)檢測心肌細胞內的病毒核酸也有助於病原診斷。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有抗心肌抗體出現,一般於短期內恢復,如持續提高,表示心肌炎病變處於活動期。(二)心電圖檢查心電圖在急性期有多變與易變的物點,對可疑病例應反復檢查,以助診斷。其主要變化為st-t改變,各種心律紊亂和傳導阻滯:1.st-t段及qs波的改變st段下降(心包積液時可見抬高),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可有低電壓,q-t間期延長。大片心肌壞死時有寬大的q波,類似心肌梗死。2.心律紊亂除窦性心動過速、窦性心動過緩外,可見各種早搏(房性、室性、結性)其中以室性早搏多見。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顫動,室顫也可見。3.傳導陰滯窦房、房室或室內傳導阻滯頗為常見,其中以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最多見。恢復期以各種類型的早搏為多見。少數為慢性期病兒可有房室肥厚的改變。(三)x線檢查心影正常或不同程度的增大,多數為輕度增大。若反復遷延不愈或合並心力衰竭,心髒擴大明顯。後者可見心搏動減弱,伴肺淤血、肺水腫或胸腔少量積液。有心包炎時,有積液征。(四)心內膜心肌活檢(emb)心導管法心內膜心肌活檢,在成人患者中早已開展,小兒患者僅是近年才有報導,為心肌炎診斷提供了病理學依據。據報導:①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經emb證明約40%為心肌炎;②臨床表現和組織學相關性較差。原因是emb取材很小且局限,以及取材時不一定是最佳機會;③emb本身可導致心肌細胞收縮,而出現一些病理性偽跡。因此對於emb活檢病理無心肌炎表現者不一定代表心髒無心肌炎,此時臨床醫師不能忽視臨床診斷。此項檢杳一般醫院尚難開展,不做為常規檢查項目。
(責任編輯: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