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小兒知多D
中醫病名
心悸,胸痺,溫毒。
定義及釋義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髒所致的局灶性或彌漫性心肌間質性炎性浸潤和心肌纖維的變性或壞死性病變,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症改變。
病 因
西醫病因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種類甚多,有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單純疱疹病毒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其中以柯薩奇病毒B組1~5型最常見。
流行病學
本病多見於學齡及學齡前兒童。
發病機理
本病的發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知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纖維引起變性或壞死性病變。通過柯薩奇病毒感染小鼠急性心肌炎實驗研究,至少有二種與病毒感染有關的心肌損傷機理已經明確,一種是病毒的溶細胞作用,另一種是病毒誘導產生的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對感染的心肌細胞的殺傷作用。此外,在本病發病機理中,亦可能有變態反應或自身免疫反應參與。本病目前尚無特殊治療,一般采取綜合治療措施。
病機探微
中醫學認為,本病以外感溫熱邪毒為主要發病因素,而勞累過度、情志損傷等亦可致病。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腎。病機要點為邪犯人體,心氣受損,痰飲內停或瘀血阻絡。主要病理產物為痰飲及瘀血。究其病性,在本為心氣不足,屬虛,在標為熱毒、痰飲、瘀血,屬實。
診 斷
中醫診斷
辨 證:
本病在臨床一般先見發熱、咽痛、洩瀉,繼之出現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臨證之時應首先分清虛實緩急。若僅見心悸,胸悶,頭暈等為輕、為緩,可因證施治。若兼見氣喘倚息不得臥,口唇青紫,自汗不止,肢冷畏寒則為急、為重,須急以救逆。
(一)急性期
1.邪毒內蘊
主證:初見發熱咽痛,鼻塞流涕,洩瀉腹痛,繼之出現心悸,胸悶氣短,舌質紅,苔薄黃,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