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前給以強心利尿等改善心功能,輸血、白蛋白等改善營養,治療21-65天。有3例病人入院48小時內急性心功能不全急診手術。
2。全組49例病人均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下實行手術,心肌保護前12例采用4℃冷晶體停跳液;後37例采用1:4含鉀機血停跳液持續灌注,心肌表面冰屑降溫。二尖瓣替換采用2-0prolene線連續縫合法,保留後瓣及瓣下結構。主動脈瓣替換采用主動脈根部斜切口,縫合采用間斷式縫合法。三尖瓣關閉不全者行Devega環縮術或kay環縮術。 結果本組49例病人術後早期死亡10例。其中6例死於術後低心排綜合症,2例因室顫治療無效死亡;1例死於腎功能衰竭;1例死於顱內出血;總死亡率20。41%。 長期生存39例。隨訪時間6月-12年。隨訪率100%。1例術後3年死於顱內出血。1例術後1年2個月心內膜炎死亡;1例術後1年6個月腦栓塞遺留右側肢體活動障礙;1例術後3年機械瓣卡瓣死亡;1例術後2年腦出血遺留癫痫。隨訪5年已上生存率86。92%。同期進行三尖瓣環縮的病人,隨訪發現有10例有輕度的關閉不全,5例有中度以上的關閉不全,需強心利尿治療。 結論 1。圍手術期處理 危重風濕性心瓣膜病體循環及肺循環系統長期高壓、淤血,發生肺、肝、腎等主要髒器的功能障礙;由於胃腸系統粘膜長期淤血,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病人伴有心髒惡液質。因此術前應加強心功能支持,甚至靜脈滴注正性肌力藥物,術前改善病人的心功能狀況,輸入血漿、新鮮血液、白蛋白等,糾正病人的低蛋白血症與貧血;進行肺功能鍛煉。一般待心衰糾正、營養狀態改善後,選擇適應的手術時機,以提高手術療效。術中心肌保護采用含鉀機血停跳液持續灌注,保證了心肌的氧供與能量代謝,避免心肌再灌注損傷。術後嚴重的低心排,除正性肌力藥物外,早期采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左心轉流可提高左心功能;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早期行腹膜透析或床旁血液透析;氣管插管不能經口進食病人及早通過鼻飼補充營養或靜脈營養,有利病人的恢復。 2。膜病變的處理 風濕性心髒瓣膜病有相當一部分病人發生三尖瓣功能性關閉不全,影響術後心功能及長期生存率,因此,應該采取積極的手術處理方法,在替換二尖瓣、主動脈瓣的同時,即對三尖瓣輕度以上功能性關閉不全,也作瓣環環縮術。避免術後早期病變加重,發生右心衰竭。 3。加強術後隨防與處理 危重風濕性心髒瓣膜病手術後心功能恢復不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觀察,由心衰竭的表現為體循環靜脈系淤血、頸靜脈怒張、肝脾腫大,嚴重者出現下肢浮腫。藥物只能短暫緩解,再手術並發症及死亡率高。因此,術後病人必須定期隨訪,做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及早發現三尖瓣關閉不全,及時治療。 4。本組病人術後早期並發症,按其發生頻率依次為低心排綜合症、室性心律失常、腎功能衰竭等。術後應用正性肌力藥物和擴張血管藥物治療低心排綜合症;糾正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糾正室性心律失常;腎功能衰竭病人及早行腹膜透析或床旁血液透析。 5。後期並發症主要是腦出血、腦栓塞、機械瓣卡瓣、三尖瓣功能性關閉不全等。防止腦出血和腦栓塞的關鍵是指導病人服用抗凝藥,同時要做好隨訪工作,定期化驗凝血酶原時間和國際標准比值調整抗凝藥的應用。本組病例中有1例病人術後2年出現癫痫,仍與抗凝過量導致腦出血有關。據分析,在我國人群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已占首位。我國成人風濕性心髒瓣膜病的發病率為2.34‰-2.72&p
藥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甚至可引起病人突然死亡。因用藥不當而導致病人突然死亡,稱為藥物性猝死。 六類藥品使用不當會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