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前給以強心利尿等改善心功能,輸血、白蛋白等改善營養,治療21-65天。有3例病人入院48小時內急性心功能不全急診手術。
2。全組49例病人均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下實行手術,心肌保護前12例采用4℃冷晶體停跳液;後37例采用1:4含鉀機血停跳液持續灌注,心肌表面冰屑降溫。二尖瓣替換采用2-0prolene線連續縫合法,保留後瓣及瓣下結構。主動脈瓣替換采用主動脈根部斜切口,縫合采用間斷式縫合法。三尖瓣關閉不全者行Devega環縮術或kay環縮術。 結果本組49例病人術後早期死亡10例。其中6例死於術後低心排綜合症,2例因室顫治療無效死亡;1例死於腎功能衰竭;1例死於顱內出血;總死亡率20。41%。 長期生存39例。隨訪時間6月-12年。隨訪率100%。1例術後3年死於顱內出血。1例術後1年2個月心內膜炎死亡;1例術後1年6個月腦栓塞遺留右側肢體活動障礙;1例術後3年機械瓣卡瓣死亡;1例術後2年腦出血遺留癫痫。隨訪5年已上生存率86。92%。同期進行三尖瓣環縮的病人,隨訪發現有10例有輕度的關閉不全,5例有中度以上的關閉不全,需強心利尿治療。 結論 1。圍手術期處理 危重風濕性心瓣膜病體循環及肺循環系統長期高壓、淤血,發生肺、肝、腎等主要髒器的功能障礙;由於胃腸系統粘膜長期淤血,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病人伴有心髒惡液質。因此術前應加強心功能支持,甚至靜脈滴注正性肌力藥物,術前改善病人的心功能狀況,輸入血漿、新鮮血液、白蛋白等,糾正病人的低蛋白血症與貧血;進行肺功能鍛煉。一般待心衰糾正、營養狀態改善後,選擇適應的手術時機,以提高手術療效。術中心肌保護采用含鉀機血停跳液持續灌注,保證了心肌的氧供與能量代謝,避免心肌再灌注損傷。術後嚴重的低心排,除正性肌力藥物外,早期采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左心轉流可提高左心功能;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早期行腹膜透析或床旁血液透析;氣管插管不能經口進食病人及早通過鼻飼補充營養或靜脈營養,有利病人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