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多發生在股、腘靜脈,主要病變為瓣葉的游離緣松弛下垂,合攏時留有漏斗形間隙,發生血液向遠側逆流。其特點:
①患肢有較嚴重的重垂不適及腫脹,行走時因瓣膜失去單開放功能而症狀加重,只有在平臥時才能緩解; ②因早期破壞小腿交通支靜脈瓣膜,常迅速出現皮膚營養不良性變化; ③小隱靜脈瓣膜破壞的發病率,遠比單純性下肢靜脈多見; ④順行靜脈造影,深靜脈主干呈筒狀擴張,,失去竹節狀外形,瓣膜影模糊。逆行造影示造影劑逆流,根據造影劑逆流到達的部位,可以判斷病變的嚴重程度。 (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綜合征主要為下肢深靜脈回流障礙,待病程進入後期,血栓機化而完全再通後,也可變為深靜脈逆流性病變,淺靜脈曲張多為代償性表現,下肢腫脹,酸脹不適,常在短期內即出現踝部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迅速出現皮膚營養不良性改變。在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閉塞期,深靜脈通暢試驗陽性,靜脈壓升高,運動後更加明顯。血栓再通後,深靜脈通暢試驗也可陰性,與原發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表現相似。若鑒別診斷仍有混淆,可行靜脈造影檢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