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程康林教授答:所謂“心慌”是指一個人自覺心跳明顯或節奏不規則呈現內心發慌。“心慌”是心髒病常見的症狀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症狀——“心悸”的另一種通俗表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活動就心跳加速,出現心慌症狀;心律失常的患者,每當心律異常時,也出現心慌。無論是心功能不全還是心律紊亂,心慌都是在心髒處於病理狀況下發生的,可以說是心髒病的直接產物。在這種情況下評價心慌與心髒病的關系,就是像“親父子”那樣的“直系”。這種普遍存在的緊密聯系,使許多人一說到心慌,就會想到心髒病。
客觀地說,一些有心慌症狀的患者存在的心慌,既非心髒病所致,也與心髒病沒有任何直接關系,但後來卻慢慢地與心髒病結緣了,好像是“嫁”給了心髒病。在貧血、甲亢等情況下心跳加快、出現“心慌”的患者,原本他們的心髒可以沒有什麼疾病,但如果貧血、甲亢等病因長時間沒有消除,那麼貧血、甲亢引起的心慌就會“嫁禍”於心髒,使心髒生病。那就是在心髒負擔不斷加重,超過它的代償能力的情況下,出現心功能不全。這樣,一個原本與心髒病無關的心慌就與心髒病親密結緣了。 然而,還有一些心慌與心髒病“非親非故”。一些抑郁症、心髒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他們或因勞累、憂慮、失眠,或因心理壓力、精神刺激,甚至無緣無故就出現心慌的症狀。但這一類心慌,既不是心髒病所引起,也不至於對心髒造成實質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