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依據心電圖檢查。
1、”室性期前收縮”的典型心電圖特點
提前發生的QRS波群,時限通常超過0.12s、寬大畸形,ST段與T波的方向與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室性期前收縮與其前面的窦性搏動之間期(稱為配對間期)恆定。
室性期前收縮很少能逆傳心房,提前激動窦房結,故窦房結沖動發放未受干擾,室性期前收縮後出現完全性代償間歇,即包含室性期前收縮在內前後兩個下傳的窦性搏動之間期,等於兩個窦性RR間期之和。如果室性期前收縮恰巧插入兩個窦性搏動之間,不產生室性期前收縮後停頓,稱為間位性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的類型室性期前收縮可孤立或規律出現。二聯律是指每個窦性搏動後跟隨一個室性期前收縮;三聯律是每兩個正常搏動後出現一個室性期前收縮;如此類推。連續發生兩個室性期前收縮稱成對室性期前收縮。連續三個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縮稱”室性心動過速”。同一導聯內。室性期前收縮形態相同者,為單形性室性期前收縮;形態不同者稱多形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縮。
室性並行心律(ventricularparasystole)心室的異位起搏點規律地自行發放沖動,並能防止窦房結沖動入侵。其心電圖表現為:①異韋室性搏動與窦性搏動的配對間期不恆定;②長的兩個異位搏動之間距,是最短的兩個異位搏動間期的整倍數;③當主導心律的沖動下傳與心室異位起搏點的沖動幾乎同時抵達心室,可產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態介於以上兩種QRS波群形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