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於造血功能衰竭所導致的一類貧血疾病。主要以全血細胞減少為最明顯的特點,臨床上患者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貧血、出血以及感染症狀。
慢性再障在青壯年身上發病率比較高,而且本病半數以上找不到明顯的原因,稱為原發性或特發性再障;部分病例系化學、物理、生物、藥物等因素所致,稱為繼發性或症狀性再障。
哪些藥物會誘發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1)消炎鎮痛藥
保泰松、消炎痛、布羅芬等可致再障。保泰松致再障最常見最嚴重,故臨床已少用本品或停用;消炎痛可致再障,也可致單位粒細胞減少或粒細胞缺乏症;布羅芬可致粒細胞、血小板缺乏症。
(2)磺胺類藥
有報道稱,口服磺胺嘧啶與磺胺噻唑可引起血小板性紫癜。口服磺胺咪3克(4次分服),共用8克後,發生骨髓高度再障。
(3)解熱鎮痛藥
本類藥引起再障主要是阿司匹林和水楊酸。因水楊酸內服對胃刺激性大,僅供外用,故臨床常用阿司匹林,特別是應用劑量過大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易導致再障和粒細胞缺乏症。
(4)苯妥英鈉、苯基乙丙酰脲
二藥可誘發單純性紅細胞再障(簡稱純紅再障)由苯妥英鈉引起者,其發病機理為DNA代謝的毒性抑制;苯基乙丙酰脲所致之“純紅再障”與免疫異常有關。
(5)抗生素
氯霉素、鏈霉素、金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先鋒霉素、林可霉素、四環素等。其中氯霉素、鏈霉素、金霉素引起再障較多見,尤其是氯霉素引發再障率更高,故臨床已鮮用或不用本品;青霉素G、先鋒霉素、四環素偶爾引發再障,特別是長期應用;氨苄青霉素、新生霉素、林可霉素可致粒細胞缺乏及血小板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