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我國大中城市的血脂異常患者在不斷增加。這是因為經濟的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攝入的能量過高、而又消耗不足所致。所以只要掌握好合理膳食和適當運動這兩大法寶,就可以有效預防血脂異常。
合理飲食 自古以來,我國對膳食的研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多源營養理論。現代營養學也提出了七大營養素——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纖維素,這些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少的物質。 單位:千卡/公斤體重 超重或肥胖正常體重體重不足或消瘦休息狀態202530輕體力勞動253035中體力勞動303540重體力勞動354045 合理飲食,就是要求膳食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數量要充足,比例要適當。營養所提供的熱量與機體所需熱量要維持平衡。 一個人一天所需能量根據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而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1人1日所需的熱量=標准體重(公斤)×1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千卡)。標准體重=身高(厘米)-105。如果實際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10%~20%,為超重;超過20%,則為肥胖。如果實際體重低於標准體重的10%~20%或以上者,為體重不足或消瘦(不同勞動強度每公斤標准體重每日所需熱可參考左表)。 熱量攝入過多,不僅是血脂異常症的誘因,也是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相關疾病的誘因。但是如果長期攝入熱量過少,沒達到維持身體的最小限度熱量,則易出現饑餓性酮症,久而久之會導致慢性營養不良等。 給人體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中,糖類占55%~60%,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0%~25%。糖類包括澱粉類食物如米、面、薯類等。糖的過量攝入,會轉化為脂肪,導致血脂異常,故應控制。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畜禽肉,魚、蝦等水產品,蛋、乳、豆類及其制品。脂肪類食物包括動物脂肪和植物油。特別應控制黃油、乳脂、肥肉的攝入。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組成成分,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起重要作用,但長期攝入過量,則使總膽固醇升高。膽固醇在雞蛋黃、動物內髒、魚、蝦中含量較多。其中雞蛋除了富含膽固醇外,還含有優質蛋白質、鐵、維生素等。每日食用一個雞蛋即可提供優質蛋白和足量的膽固醇。 食物纖維能抑制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同時使膽固醇與脂肪酸結合後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降低血脂的作用。谷類、大豆、蔬菜均含有食物纖維,谷類還富含維生素B1,蔬菜所含熱量低,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等,宜多食。水果與蔬菜相比,雖亦含維生素、礦物質等,但其熱量較高,不宜多食,而且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滿足營養需要。木耳、海藻不含熱量,屬於易引起飽腹感的富含食物纖維的優質食品。 此外,一日三餐還應合理。早餐吃飽,中餐吃好,晚餐吃少。一日三餐應品種多樣,細嚼慢咽,保持標准體重。減量不等於減餐,減餐時營養素更有效地被利用,更易肥胖並導致營養平衡失調。因此,每餐都要有主食(米、面等)、主菜(富含優質蛋白的大豆制品、魚、蝦、肉、蛋等)、副菜(蔬菜),每日食品種類多就易於滿足機體對不同營養素的攝取,從而達到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