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患者有哪些症狀?
心肌梗塞的病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粥祥硬化基礎上並發血管膚內血栓形成,出血或動脈持續性痙攣,使管腔完全閉塞,血流牛斷。臨床上有劇烈較久的胸骨後疼痛、心肌酶活力增高及進行噸電圖變化。
部分心肌梗塞患者於發病前數日至數周出現神倦乏力,心前區或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症狀。疼痛為心肌梗塞最先出現的症狀,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劇烈,多呈難以忍受的壓搾、窒息,甚至“瀕死感”。伴有大汗淋漓及煩躁不安。或有全身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升高等。並可伴有頻繁的惡心、嘔吐、上腹部脹病、腸服氣等。
心肌梗死會引起哪些並發症
1、心髒破裂
約占致死病例3%~13%。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後1~2周內,好發於左心室前壁下1/3處。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彈性,心肌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導致心壁破裂,心室內血液進人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急死。另外室間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引起右心功能不全。左心室乳頭肌斷裂,可以引起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
約占梗死病例10~38%。可發生在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
3、急性心包炎
透壁性梗死,常在心肌梗死後發生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心包炎。約占心肌梗死的15%,常發生在MI後2~4天。
4、心功能不全
梗死區心肌收縮力喪失,引起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是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約占心肌梗死的60%。
5、心源性休克
約占心肌梗死的10%~20%。心肌梗死面積>40%時,心肌收縮力極度減弱,心輸出量顯著減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導致患者死亡。
心肌梗死該怎麼鑒別診斷?
專家指出,心肌梗死要注意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診斷:
1、與急腹症鑒別診斷
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膽囊炎、膽石等,病人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與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疼痛波及上腹部者混淆。但仔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不難作出鑒別,心電圖檢查和血清心肌酶測定有助於明確診斷。
2、與急性心包炎鑒別診斷
心肌梗死該怎麼鑒別診斷?心肌梗死要注意與急性心包炎鑒別診斷,尤其是急性非特異性心包炎,可有較劇烈而持久的心前區疼痛,心電圖有ST段和T波變化。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時或以前,已有發熱和血白細胞計數增高,疼痛常於深呼吸和咳嗽時加重,體檢可發現心包摩擦音,病情一般不如心肌梗塞嚴重,心電圖除aVR外,各導聯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無異常Q波出現。
3、與心絞痛鑒別診斷
心絞痛的疼痛性質與心肌梗塞相同,但發作較頻繁,每次發作歷時短,一般不超過15分鐘,發作前常有誘發因素,不伴有發熱、白細胞增加、紅細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心電圖無變化或有ST段暫時性壓低或抬高,很少發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含有硝酸甘油片療效好等,可資鑒別。
4、與急性肺動脈栓塞鑒別診斷
肺動脈大塊栓塞常可引起胸痛、氣急和休克,但有右心負荷急劇增加的表現。如右心室急劇增大、肺動脈瓣區搏動增強和該處第二心音亢進、三尖瓣區出現收縮期雜音等。發熱和白細胞增多出現也較早。心電圖示電軸右偏,Ⅰ導聯出現S波或原有的S波加深,Ⅲ導聯出現Q波和T波倒置,aVR導聯出現高R波,胸導聯過渡區向左移,左胸導聯T波倒置等,與心肌梗塞的變化不同,可資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