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住在隔壁的老太太早晨買菜回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樓梯上摔了一跤,腳崴了一下,家裡人以為用點跌打酒就沒事兒了,結果中午的時候,老太太就中風被送到醫院了。
“寒潮來臨之時,便是腦出血多發之日。”天氣冷了,確實會有不少老年人中風都是半夜從溫暖的被窩中起來去廁所,或是清晨晨練、買菜時發生的。這是由於老年人對環境溫度變化的耐受性較低,當遇到冷空氣刺激時,血管猛然收縮,血壓升高,就容易導致腦血管破裂而引起腦中風。一般來說,凌晨2時至6時的血黏度最高,而此時溫度最低,容易出現腦梗塞。 中風的一些患者倘若缺乏警覺性,就往往會直到發生更嚴重的腦中風症狀才被送到醫院急救,有時已為時已晚。如果他們的家屬能夠懂得辨識中風的症兆,可能這些嚴重的後果就完全可以被扭轉過來。 臨床實踐證明,搶救腦中風的最佳時間是3小時之內。那麼如何能在第一時間准確地辨識中風的症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