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卒中日”宣傳周啟動儀式日前在京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中心指出,腦卒中不是“老年病”。
腦卒中的發病率正在以近9%的速度上升,呈現出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五大特點,已成為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數據表明,在40歲以上人群中,患腦卒中的年齡結構比例為勞動力人群占了近50%,說明卒中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據腦卒中防治工程相關數據顯示,腦卒中的患病人群特點為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60~64歲的人最容易患卒中,但是現有的勞動力人群在卒中患者中占50%,這意味著在未來20年中中國的慢病、發病人數會增長2~3倍。 專家指出,當前公眾對腦卒中存在許多認識誤區。誤區一:腦卒中是“老年病”,只有老年人才會得。事實上,四五十歲甚至二三十歲就突發腦卒中的人並不少見,不能等到自己七老八十了才去關注卒中風險。誤區二:秋冬季輸液能預防。眼下,這類患者在門診中開始增多。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每年定期輸液可以預防卒中。誤區三:愈後不會復發。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我國腦卒中患者第一年復發率為15%,5年內復發率為30%,如果患病後仍不注意,“二進宮”住院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誤區四:血壓不高就與腦卒中無緣。盡管高血壓是腦卒中的第一位風險因素,但如果腦血管管腔變得狹窄,或存在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他腦卒中的風險因素,血壓不高也會患腦卒中。 腦卒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可能與男性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及女性、不良生活方式較多、承受壓力較大有關。而在農村,因受教育水平、醫學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限制,村民們相關疾病的控制率較低,不良生活習慣較多。一大批腦卒中高風險人群的危險因素沒有得到有效干預,60%以上的患者處於高危險狀態,復發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