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無痛性心肌缺血,對於心肌梗死後的病人至關重要。據報道,伴梗塞後無痛性心肌缺血者的死亡率是沒有此類心肌缺血者的12.8倍。因此,"無痛就不必擔憂"是一種過時的錯誤觀念,必須十分重視無痛性心肌缺血的識別能力,及時作出診斷和進行積極的防治。具體的防治措施如下:
(1)應該積極防治高血壓,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同時應戒煙、減肥。 (2)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症者以及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該定期做心電圖檢查,有條件的應進一步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和運動實驗。必要時還應做心肌酶類的測定。這些檢查資料要妥善保存。這樣,當您的心髒出現早期缺血表現時,醫生就可以根據這些檢查結果的前後比較,及時發現問題,得出正確的結論。 (3)如果心電圖運動試驗或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有(或可疑)心肌缺血表現,但難以作出進一步的診斷時,則可以進一步作心髒放射性核素檢查和(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這兩項檢查對無痛性心肌缺血的診斷與內外科治療的選擇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由於這兩項檢查費用高,同時冠狀動脈造影是一項創傷性檢查,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部分病人不容易接受。 (4)當作心電圖、心電圖運動試驗或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有無痛性心肌缺血時,可以按下面的方法進行治療。 1)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減少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可以阻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部位的血栓形成。口服劑量為一次1片(300毫克),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