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1995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中風患者11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61例和對照組55例。治療組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齡36~68歲,平均59.38±2.65歲;腦出血13例,基底節腦梗塞8例,多發性腦梗塞29例,額、頂、颞葉腦梗塞11例。合並高血壓6例,腦動脈硬化21例,心律失常3例,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糖尿病2例。對照組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齡34~69歲,平均58.7±3.89歲;腦出血12例,基底節腦梗塞7例,多發性腦梗塞27例,額、頂、颞葉腦梗塞9例。合並高血壓4例,腦動脈硬化17例,心律失常2例,肺炎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糖尿病1例。 1.2診斷標准兩組病例全部符合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准,為70歲以下首次發病患者,均經頭顱CT檢查確診,並排除嚴重心髒病。患者在發病後48h入院,且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入院前後無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及腦疝。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准,將兩組病例分為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從而評價治療後的效果。治療組重型7例,中型39例,輕型15例;對照組重型6例,中型36例,輕型13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症狀、體征、類型、合並症等表現相似,經統計學處理,P>0.05,無顯著性差異,有可比性。 2治療方法 2.1對照組患者均在病後住院應用5%葡萄糖鹽水250ml加胞二磷膽鹼0.5g或腦復康8~12g靜脈滴注,1次/d,14d為1療程。腦梗塞患者發病在1~12h內可行溶栓治療(有禁忌症者除外),用尿激酶80~250萬單位加入0.9%生理鹽水100~200ml靜滴,在2h內滴完;第2d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加丹參注射液8ml或血栓通140mg靜滴,1次/d,14d為1療程。腦出血患者立刻應用立止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止血藥物,療程一般2~3d;若有腦血腫穿刺引流指征者,可行顱骨鑽孔腦血腫穿刺引流術治療。同時常規抗感染、降顱內壓、調控血壓、能量合劑等對症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