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是長期咳嗽、咯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特別是活動後或在陰冷季節裡症狀更為明顯。在心肺功能代償期,病人安靜時可以沒有症狀,一旦稍微活動,就出現氣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區疼痛、乏力、胸悶等症狀。
臨床表現 (1)呼吸道原發症狀:慢性氣管炎和肺氣腫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肺心病早期常以咳嗽、咳痰和氣短三大症狀為主要表現。每逢寒冷季節,病情易出現急性發作,咳嗽加劇,痰量增多並轉為黃色。急性發作控制後,轉為緩解期,則咳嗽減輕痰量減少,痰由黃轉白、變稀。當病情繼續進展,肺氣腫程度加重,臨床上逐漸出現氣短症狀,開始僅是活動量大時感到氣短,勞動時耐力下降,逐漸發展到日常起居輕微活動就出現氣短症狀;嚴重時,甚至在靜坐時或平臥時亦感氣短。在嚴重呼吸困難時,病人被迫坐起,稱為端坐呼吸。 (2)呼吸衰竭症狀:呼吸衰竭主要由嚴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是肺功能不全的晚期表現。一般來說,肺心病先有缺氧,後有二氧化碳潴留,二者症狀常常互相交叉,最後兩者合並出現。慢性缺氧症狀主要表現為:氣短、胸悶、心悸、食欲低下和疲乏無力,並有紫绀;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多無症狀,但當二氧化碳分壓超過60毫米汞柱時,大多先有頭脹、頭痛、多汗等征象,然後接著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往往夜間失眠,白天嗜睡,並有幻覺、神志恍惚等肺性腦病前驅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