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國立想到沙龍
有媒體報導:張國立到南京參加一新片宣傳,向人們鞠躬後,突然在現場“昏倒”。有人把他扶進門,只見他氣色很差,神色疲憊,就勢在最近的座位上,趴在桌子上“長臥”不起。有人推測,因為鞠躬動作使頸椎出現移位,導致短暫性大腦缺血,引起肢體無力的症狀。 僅僅通過媒體的描述,我們無法確定張國立當時是不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但TIA確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由於冬春季節正是TIA發作的頻繁時期,2005年冬天,這類報道就集中在以色列總理沙龍身上。據路透社報道,沙龍在2005年12月18日那天突然失去知覺後被送往醫院,被診斷為TIA,稍後恢復知覺,兩天後康復出院並再次投入工作。17天後的1月4日晚,沙龍突然患嚴重中風,下半身癱瘓,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在醫學界看來,沙龍後來的中風(盡管是出血性中風)和兩周前的TIA是脫不了干系的。大腦有兩套供血系統 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做一個軍隊司令部,那麼整個司令部大樓由兩套“水管”(動脈系統)“供水”(提供動脈血液)。一套稱為頸內動脈系統,另一套稱為椎-基底動脈系統。 “水管一”缺血症狀:偏身麻木或無力、說話不清 頸內動脈系統供應的是掌管軀體感覺和運動(好比司令部內掌管情報、雷達檢測的部門和對軍隊發號施令的部門)的腦組織,如果這些部門“缺水”,不能正常工作,司令部就無法得知外部的信息,無法調兵遣將。反映在人體內,如果掌管軀體感覺和運動的腦組織缺血,我們就會偏身麻木、感覺減退或偏癱無力、嘴歪。司令部的“發言人”——語言中樞一般位於左大腦半球,如果此處缺血,可能造成失語,表現為說話不靈便甚至不能說話。 “水管二”缺血症狀:眩暈、復視、聲嘶、偏盲…… 椎-基底動脈系統的供血部門如果出現問題,除了可以出現身體麻木無力以外,還可出現短暫失去知覺、眩暈、耳鳴、復視(看東西把一個看成兩個)、聲音嘶啞、飲水嗆咳、走路不穩,有時會有惡心、出虛汗等。沙龍當天出現的短暫失去知覺,很可能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造成的TIA。有時,椎-基底動脈系統的TIA,還會出現偏盲和持續的後枕部疼痛。 TIA的症狀多種多樣,可以反復和突然發作。同一個病人,TIA每次發作的過程和特征基本一樣。 小中風拉響特級警報 TIA發作雖然短暫,但不能忽視,它是嚴重缺血性中風的前兆,所以又稱小中風。據統計,如果已有這種發作,又未經適當治療,任其發展,有1/3的病人可發展為完全性缺血性中風。1/3由於長期反復發作,腦功能受到損害。只有剩下的1/3會自然緩解。要預防中風,及早診斷、正確處理TIA是一個關鍵性的環節。 出現TIA後,如何預防嚴重中風的發生?一般說,50歲以上,患動脈粥樣硬化,體形肥胖,習慣大量高熱量和高動物性脂肪飲食、血脂異常、長期嗜煙嗜酒、長期精神緊張、運動少或患高血壓及糖尿病者,屬於中風的高危人群,這些人如出現TIA的症狀表現,應及早到醫院就診,查找病因,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狀的其他疾病,確診並及時治療,避免或延緩其進一步發展為嚴重腦中風。非醫學專業的人當被問到動脈粥樣硬化和心髒病有什麼關系時?回答可能是不知道或是沒有關系吧!一個是動脈的問題,一個是心髒病他
1、先兆症狀:多數人在發病前一周內有先兆症狀。表現為原有的心絞痛發作頻繁或疼痛加劇,發作時間延長。以往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