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肥胖、吸煙、抑郁等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而高血壓是中風的最大誘發因素,而春節期間中風發病率最高。中風一旦發病,死亡率和病殘率都較高,一部分原因是普通群眾對中風的了解不深,導致中風患者中風初期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以下編者將帶大家一起了解中風的相關知識。
搶救太晚因不識腦中風 為什麼病人來得太晚造成治療上的困難?是因為很多人對卒中不是太認識。 中風是什麼?腦卒中(Stroke)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叫腦血管意外。是指在腦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的症狀和體征.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缺血性中風在老年患者中高發。55歲後,每10年中風危險就上升一倍,男性患者高於女性。劉鳴說,往往有的老人,眼睛一下看不見覺得一會就好了,可能是頭暈,就忽略了中風預警。所以,專家強調,萬萬不能忽略小中風和中風的一些預警征兆,一旦發覺以下小症狀需及時往醫院就治: 腦中風的症狀是什麼? 專家告誡有如下征兆,應立即送老人去看醫生,不可心存僥幸心理 1、半邊臉感覺無力、下垂或麻痺,一邊的手臂、腿麻痺無力或失控; 2、突然感覺光線黯淡,尤其是只有一只眼睛視覺模糊; 3、口齒不清,不能說話,或無法了解別人的言語; 4、無名的眩暈.,或突然跌倒、手腳不能行動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