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擔憂的是,我國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再灌注治療都存在著不同的延誤。霍勇介紹,目前我國每年有近70萬例心梗發生,但僅約3.5萬例獲得了及時規范的直接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也就是說,95%的心梗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救治。心梗救治,概括來說需要闖五道關。
第一關
發現不典型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劇烈疼痛,有瀕死、壓迫感,還有人會伴有出冷汗、惡心等症狀。一般來說,胸痛超過5分鐘就要警惕,持續20分鐘還不緩解要高度懷疑心梗。
另外,心梗也會表現出一些不典型症狀,如後背疼、胃疼、牙疼、嗓子疼、意識喪失等,十分容易被忽視。出現上述症狀時,最好馬上送醫院,決不能硬著頭皮忍耐。
第二關
第一時間聯系誰

相關研究顯示,約1/4的患者不是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而是給自己家人打電話,等家人趕來後才打120,從而延誤搶救時機。另有統計發現,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醫院,認為這樣更快捷,只有約1/4的患者通過呼叫急救車到達醫院。
美國調查發現,使用急救系統的患者,到達醫院的時間可縮短31分鐘,做心電圖縮短了3分鐘,接受冠脈治療縮短了13分鐘。
第三關
保持氣道暢通
通知急救人員後,若患者之前沒有心髒病史或不清楚具體情況,最好不要隨便給他服藥。應讓病人平躺,保持安靜,不受刺激。同時盡可能保持通風,讓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
第四關
信任並配合醫生
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屬一定要信任醫生,配合醫生工作,盡快簽字,進行手術。
第五關
術後必須遵醫囑
發生心梗後,患者再次發病的概率是之前的3~4倍。因此,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專業的康復治療,並調整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便早期就能發現相關病變,降低復發風險。患者還要遵醫囑輔以恰當的藥物治療,用於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控制心率、血脂、血糖及血壓,預防心絞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