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兒童中30%或患有高血壓
肥胖的兒童中大約10%-30%患有高血壓。除去肥胖的原因外,導致兒童患上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一般有:腎實質性疾病、腎血管的疾病以及主動脈狹窄、內分泌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或重金屬中毒等。在非肥胖兒童繼發性高血壓中,90%以上是由腎髒實質病變、腎動脈疾病和主動脈狹窄這3種情況引起,以腎髒實質病變最常見,其中以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多見,其次為慢性腎盂腎炎及其他先天性泌尿系統疾患。 出現頭暈頭痛警惕患上高血壓 “因為兒童的年齡比較小,當他們患上高血壓後,通常無法正確表達患病的情況,家長應從兒童的一些表現上及早發現。” 兒童早期高血壓往往無明顯的自覺症狀,當血壓明顯升高時,會出現頭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等症狀,若血壓過高,甚至會抽搐和昏迷。 嬰幼兒因不會說話,常表現煩躁不安,哭鬧,過於興奮,易怒、嘔吐甚至驚厥等。有的繼發於慢性腎炎的高血壓患兒表現為體重不增,發育停滯。如孩子血壓過高,還會發生頭痛頭暈加劇,嘔吐、視力模糊,驚厥,失語,偏癱、昏迷等高血壓腦病的症狀。如血壓急驟上升時症狀加劇,伴有心絞痛、心力衰竭、肺水腫、抽搐等,稱高血壓危象。腦、心、腎等髒器損害嚴重時,會導致腦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危及生命。 繼發性高血壓兒童除有上述表現外,還伴有原發病的症狀,如急性腎小球腎炎的患兒,在血壓升高的同時,有浮腫,血尿,少尿,蛋白尿等。嗜鉻細胞瘤的病兒除血壓升高外,還有心悸,心動過速,多汗,體重減輕等症狀。反流性腎病患兒除高血壓外,常表現為間斷發熱、反復泌尿道感染。多囊腎等在嬰幼兒期即可引起高血壓,患兒常表現腹痛、腹部可觸及包塊、血尿、蛋白尿等,腎內感染時可發熱。腎動脈狹窄患兒嚴重時可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出現心衰,可表現為咳喘,浮腫,蒼白,乏力等,常被誤診為心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