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的診斷除了仔細的詢問病史、臨床病情的觀察、神經系統體格檢查外,實驗室輔助檢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實驗室常規檢驗項目如血常規、血脂、血糖、血液流變學、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等,可用於病因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CRP)等可用於判斷病情。另外,內皮素(ET)是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分子標志物,與血小板活化有關的溶血脂肪酸(LPA)、血小板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烷B2(TXB2),這些指標在微血栓形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NSE是神經元損傷較敏感的標志物,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指導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意義,可作為臨床上診斷TIA的篩選指標之一。血栓前體蛋白(TpP)可用於臨床預測TIA腦血栓形成的檢測項目,TpP的檢測可用於TIA的早期診斷,也可用於監測TIA的發生、發展過程以及評價治療效果。
【一般檢驗項目】 1、血常規 (1)檢測方法: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法。 (2)標本:EDTA-K2抗凝全血或皮膚采末梢血。 (3)參考范圍:見下表。 (4)臨床診斷價值和評價:患有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的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促發了血栓形成或血流量下降,可導致TIA。 (5)方法學評價和問題 1)血液一般檢查:過去常用皮膚采血(原稱毛細血管采血),其主要缺點是容易混入組織液、溶血、凝血,同時結果重復性差,現在多采用靜脈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