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幼保健】關於兒童心肌損害的防治知識
兒童心肌損害是目前心血管專業臨床上最常見的診斷,包括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肌受累,多於感染後出現。
一、臨床診斷
(一)症狀。主要表現為長歎氣、氣短、乏力、倦怠、面色略顯蒼白;部分年長兒可訴心前區不適、胸悶、活動後疲乏;或無症狀。
(二)體征。可有面色略蒼白,口周青。心髒查體多無明顯異常,心界正常,心音有力,部分可有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早搏等。
(三)實驗室檢查
1.血清心肌酶:在急性期均可升高,但CK-MB的升高對心肌損傷的診斷意義更大。
2.血清肌鈣蛋白(Tn)的測定常為陰性。
3.心電圖:心肌損害心電圖改變呈非特異性,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電圖異常表現,但這些異常均不足以診斷心肌炎。
4.超聲心動圖可見心髒結構和收縮功能正常。可見極少量心包積液。
二、治療
(一)一般治療。家長應注重患兒休息,保證睡眠;避免反復的感染;盡量減少活動,學齡兒童免除體育活動,避免嬰幼兒劇烈哭鬧。
(二)抗感染治療。對於有感染的患兒,要積極對症抗感染治療。
(三)保心肌治療。提供心肌能量,促進心肌細胞修復;療程通常3-6個月。
1.西藥:靜脈點滴磷酸肌酸鈉、1,6-二磷酸果糖、維生素C等;口服果糖二磷酸鈉口服液或膠囊,輔酶Q10等。
2.中藥:芪冬頤心口服液等。
三、鑒別診斷
應除外感染性心肌炎、風濕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原發性心肌病、原發性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心髒自主神經功能異常、離子通道病(如Brugada綜合征、長Q-T綜合征、兒茶酚胺敏感室速)、β受體功能亢進及藥物引起的心電圖改變。
四、隨訪觀察
治療6個月後,患兒仍存在心電圖改變不恢復、心肌酶持續升高等情況(去除感染等誘因),需酌情完善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平板運動試驗、心髒螺旋CT、心髒核磁共振等檢查,重新評估患兒病情、明確心肌疾病及有否冠狀動脈病變,進一步調整治療。
女性偏頭痛或與腦損傷較高發生率有關 近日,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最
適應證 1.下腔靜脈高位梗阻,肝靜脈通暢; 2.膜狀梗阻,隔膜厚度〉1cm; 3.下腔靜脈破膜或切膜術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