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降糖藥增骨折風險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14年會的一項報告表明,與二甲雙胍相比,口服降糖藥TZD(噻唑烷二酮)和磺脲類降糖藥可升高骨折風險,其機制仍有待確認。研究者表示,臨床醫生在處方降糖藥時應考慮這一風險,尤其是對那些已經是骨折高危的患者,如老年人。
此項回顧性研究共納入99892例新應用降糖藥的患者,其中二甲雙胍、磺脲類、二肽基肽酶抑制劑-4(DPP-4)、TZD、腸促胰島素和氯茴苯酸類應用者分別為77.8%、15.3%、2.7%、2.7%、0.81%和0.6%。隨訪5年間,共有7353例(7.4%)患者發生骨折。
結果顯示,二甲雙胍、TZD和磺脲類應用者的骨折發生率分別為6.8%、10.9%和9.7%。其他降糖藥應用者的骨折發生率從腸促胰島素的6.1%到格列奈類藥物的10.7%不等。
對年齡、性別、地區、醫療條件和用藥進行校正之後,與二甲雙胍相比,TZD和磺脲類的骨折風險危險比分別危險比分別為1.40(P<0.0001)和1.09(P=0.0054)。其他降糖藥與二甲雙胍相比的骨折風險升高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會議主持人英國劍橋大學Adler博士表示,盡管研究者們試圖控制許多潛在混雜因素,但他擔憂的是殘余混雜因素。她還強調,研究盡管TZD和磺脲類之外的降糖藥未顯著升高骨折風險,但仍需警惕其他未知因素。
對於老人而言,糖尿病是其常見疾病,而骨折更是十分平常的現象。因此,這一項新研究無疑對老人是一個噩耗。因此,對於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而言,在重視降糖效果的同時,防止骨折也是十分重要的。
溫馨提示:老人骨折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逐漸出現負平衡,即鈣吸收的少、排洩多。這時骨骼中的礦物質和骨基質都明顯減少,骨骼的密度和韌性下降,其結構發生松散性變化。加之老年人消化系統退化,吸收功能下降,造成鈣的主動吸收減少,而逐漸形成骨質疏松。早期骨質疏松的過程是緩慢和隱性的,65歲以後因骨質疏松出現骨折的可能性就大一些。骨質疏松使骨頭的結構變得脆弱,承受外力的能力差。
其中股骨頸、髋骨和脊柱這三種骨折,對高齡、患各種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致殘率和死亡率的比例都相當高。據研究顯示,老年人髋部骨折後,死亡率高達40%,5年的存活率只有20%。
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但全身各處動脈的硬化程度是不一樣的,各個部位動脈硬化對健康的影響也不相同。 全身有三處最危險
成年人也要做好預防心肌炎發生的工作,心肌炎患者治療注意事項也是患者朋友要知道的知識,對疾病有充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