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護理 >> 日常保健 >> 降脂用藥是根據危險分層

降脂用藥是根據危險分層

  對於高血脂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藥物,那高血脂患者是否需要終身用藥?常用的降脂藥有哪些呢?99健康網特意去采訪了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錢孝賢教授,請他一一解答。

  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錢孝賢教授

  專家簡介:中山三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實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成員。

  擅長疾病:高血壓、冠心病、風濕心髒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

  關注總膽固醇和低密度值膽固醇

  錢孝賢教授介紹,血脂的分型裡面主要分: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脂裡面的成份有好有壞的。如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它升高後可以防止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總膽固醇和低密度值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升高是不好的。另外,甘油三酯這個指標是目前流行病學認為它還是有致病性的,但是它沒有總膽固醇和低密度值膽固醇的致病性強,特別是甘油三酯的檢測影響因素比較大,如果晚上吃得很油膩,明天就要抽血,那麼甘油三酯就會高很多。即使是反復測,在技術來說誤差會比較大。因此,我們平常主要關注總膽固醇和低密度值膽固醇,這兩個是比較重要的,特別是低密度值膽固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降脂用藥是根據危險分層

  高血脂是否需要終身用藥主要是根據危險分層,錢孝賢教授表示,現在我們有一個《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這個指南是在07年發表的,主要是指導血脂異常的防治。根據病人合並的疾病和血脂水平分為:極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如極高危病人是建議長期並盡早服用降脂藥。那麼哪些是極高危病人呢?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合並糖尿病等等,這些都是要堅持長期用藥的。特別是他汀類藥物,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無論血脂高低,指南裡規定都要使用他汀類藥物,因為這藥物不光有降血脂功效,還有其他作用,我們稱為降脂以外的作用,例如改善脾功能,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抗炎的作用,因為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機制裡面,炎症是主要的因素,等等的這些我們都說是降脂以外的作用。

  對於高危病人也是要長期服藥的,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動脈粥樣硬化、周圍血管病變、糖尿病。在國外有很多指南證明,長期服藥可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只要監測沒有副作用,經濟條件許可,建議終身服用。

  “如果光是血脂高,總膽固醇超過7.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超過5.0mmol/L,這種情況需要干預。”錢孝賢教授說,建議進行生活方式改善,包括飲食、運動,要低脂飲食增加運動,有肥胖問題要控制體重,生活有規律,可以短期給予降脂藥物,血脂降下來後這些病人就不需要長期服藥了。

  錢孝賢教授表示,高血脂藥物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第一類是他汀類藥,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羅伐他汀等,這類藥物目前被認為是對心血管保護作用最強的。現在歐美國家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其中他們統計的資料顯示,他汀類藥的貢獻值相當於25%;英國十年以來由於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增加,死亡率下降30%。在心腦血管方面,它相當於阿司匹林的保護藥物。

  第二類是貝特類,降甘油三酯,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它致病性沒有低密度值膽固醇的致病性那樣,受到大家的公認。如菲諾貝特、苯扎貝特等。

  第三類是煙酸類,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值膽固醇。但它出現不良反應,會有顏面潮紅、高血糖、上消化道不適等。這類藥物的絕對禁忌證為慢性肝病和嚴重痛風;相對禁忌證為潰瘍病、肝毒性和高尿酸血症。

  第四類膽酸螯合劑,主要是鹼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是抑制膽固醇吸收的藥物。這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如便秘,用的人比較少。

  第五類是比較新的藥物,叫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能夠抑制膽固醇在小腸的吸收,當他汀類藥物引起肝功能損害不能用的時候可以使用這類藥物,或對一些血脂很難下降的可以使用,能夠提高降脂幅度。還可以跟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劑量減少而且效果會更好。

  其他調脂藥,如普羅布考,在抗氧化方面作用比較強;另外,中藥裡面也有一些,如血脂康,它含有他汀類成份。

  

熱門文章
三種人自測血壓要注意方法

自測血壓非常重要,因為人的血壓有早晚兩個高峰期,正好避開日常門診時間,易造成漏診。所以說,人們在家中自測血壓,正好彌補了

高血壓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

高血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這一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被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