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導管消融術的基本概念
導管消融術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房顫治療方法,它是通過把一根很細(直徑2.7mm)的導管經過靜脈血管送到心髒的特定部位(通常是心房和肺靜脈的連接部位),這些部位也就是房顫的病灶所在部位,然後釋放射頻或者其它能量(如超聲)進行治療的一項技術。
導管消融術和藥物治療相比較,導管根治術最大優勢是如果手術成功是可以將房顫徹底根除,而且不需要終身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因此是一種一勞永逸的治療方法。
房顫導管消融手術的成功率
(1)、限於目前醫療科技水平,陣發性心房顫動(房顫)無並顯著心髒結構異常者90%左右;
(2)、慢性心房顫動(房顫)合並較嚴重心髒結構病變70%-80%左右;
(3)、以上為2-3次消融後成功率,一般不推薦更多次的消融;
房顫導管消融手術方法和時間
1、是否需要開刀:
不開刀,但需要穿刺2-3個針眼,針眼一般選用大腿、肩部或頸部;
2、是否需要全麻:
多數采用全麻,患者術中沒有痛苦,實現房顫的無痛治療。
3、手術時間:
一般陣發性房顫大約2-3小時,慢性房顫4-7小時不等。
目前國內外房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如下三類:
1)藥物治療:
需要終身服用和經常監測,可能存在出血風險和控制欠佳,此外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肺髒纖維化、肝功能損害、胃腸道反應等,多數會反復發作。
2)導管消融治療:
國內外開展已經十余年,已經較成熟,不需要開刀,只需要3-4個針眼,成功率較高,可以達90%甚至更多,但需要在有經驗的醫院進行手術
3)外科手術治療:
主要是微創迷宮手術,手術成功率較高,但創傷相對導管消融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