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年齡以3~10歲小兒多見,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半數小兒在心肌炎出現前數日至1~3周有感冒或胃腸道症狀,如發熱、咳嗽、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常伴肌肉痛、關節痛。發病後,輕者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只出現心電圖改變,一般為精神萎靡、面色蒼白、乏力,多汗、食欲不振或惡心、嘔吐、上腹疼痛等。年齡較大的患兒可自述頭暈、心悸、胸悶、氣短(長出氣)、心前區不適或疼痛。
小兒的心髒由於對缺氧、缺血的耐受力低,所以極易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心衰。小兒心衰一般起病急,進展迅速,有的甚至幾分鐘內出現呼吸困難,同時出現嘔吐、煩躁、多汗、面色蒼白、紫绀、四肢發涼、脈快無力,聽診肺部有羅音。此時,若不及時就診,患兒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專家提醒,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生病期間也會奔跑、打鬧、嬉戲,這樣會增加心髒的負擔,使感冒進一步加重而誘發心肌損傷,甚至發展成心肌炎。
所以,小兒感冒時應注意休息、保暖,以防反復感冒,多飲水,清淡飲食,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或適當補充維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長因害怕孩子耽誤學習,感冒期間仍讓其堅持上學,會因過度勞累而加重心髒負擔,非常不可取。
感冒後謹防病毒“入心”
流感病毒不僅會引起呼吸道症狀,更可能會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如果不及時救治有生命危險,即使病情受到控制,也可能落下影響終身的後遺症。
心肌炎多發於年輕人
感冒明明是上呼吸道的問題,為什麼會引起心肌炎呢?李松解釋,心肌炎是指某種感染原引起的心肌炎性疾病,其中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種病毒感染最多見,感冒引起病毒心肌炎的機理,簡單來說就是病毒在上呼吸道進入血液後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心髒,如果患者的抵抗力弱的話,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心肌炎多發於年輕患者,一旦心肌發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會在感冒後幾天至兩星期內發病。多數病人在發病前都有發熱、全身酸痛、咽痛、腹瀉等感冒症狀,繼而出現胸悶、心悸、乏力、惡心、頭暈等,“後期的這些症狀是由心肌炎造成的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所引起的。而且,心肌炎沒有特異性的心電圖圖標,也就是說,患者的心髒會時快時慢地跳動,沒有規律可循。”
心髒收縮能力或終生受影響
去年一名16歲的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上午才送院,下午就已經嚴重心衰,當天晚上就搶救無效去世了。像這類發病迅猛的心肌炎被稱為“暴發性心肌炎”,病情的發展往往出乎意料,難以控制。
不過,大多數患者在經過及時、適當的治療後,病情都能在數周至數月內趨於穩定。但其中一些患者,由於心髒在受到致病因子的傷害後,在自我修復的過程中會在心肌上留下瘢痕,使該處組織僵硬,這樣既會影響心髒的收縮能力,也會導致神經傳導異常,出現心髒擴大、心功能減退、心律失常等後遺症,“這樣的影響會陪伴患者終生,處理不好還會增加慢性心衰的風險。在專科門診,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慢性心衰患者,看似病因不明,仔細詢問之下原來都是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
感冒患者心悸氣促應迅速就醫
由於流感不僅會引起上呼吸道的症狀,更可能會引發各種嚴重並發症,中醫有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要預防流感,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非常重要,“市民可以在家中利用抗病毒的中藥材預防流感,例如用金銀花、大青葉、虎杖等煲水飲用。如果出現咽喉不適,還可到醫院開一些如銀翹散、桑菊飲、桑杏湯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湯劑,這些中藥湯劑可以預防流感,明顯促進患者的痊愈。”
感冒患者一旦出現心悸、氣促等症狀,應當及早到醫院進行心電圖、心肌酶學等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目前多數心衰患者在急診科接受治療即可出院,因此收治至病房的患者多為難治性患者,其中老年難治性心衰最難以處理。難治性心衰是
調查結果為,約90名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占患者總數的15%,並且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越高,住院率越高。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