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介入治療 >> 房顫科研年度三亮點

房顫科研年度三亮點

  1、房顫機制之謎依然無解

  為揭開房顫發生機制之謎,各國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索,如突變基因、心房纖維化、肺靜脈連綴現象、迷走神經等。而對房顫患者SCN5A突變的研究是近期房顫機制研究的亮點。

房顫科研年度三亮點

  有人發現,SCN5A突變與心房間傳導時間延長和房顫的誘發增加有關,但是與自發房顫無關。還有學者證明房顫的易感性與該基因的變異有關,SCN5A突變或罕見的變異可以預測患者對房顫的易感性。

  此外,在去年一年房顫的機制研究在分子、電生理等其他層次均有所進展,可惜的是其結果大多只適用於特定的房顫人群,真正闡明房顫的機制尚待時日,我們期待著那一天早日到來。

  2、期待不需監測的新抗凝藥

  美國的一項流行病學資料調查了116969名房顫患者,48%未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而在我國這一比例恐怕更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需要持續嚴格的用藥監測,因為不吃藥或少吃,可增加血栓栓塞事件,吃多了則會帶來出血風險。因此新型安全抗凝藥物的研發是房顫抗凝治療研究的重要方面。

  RECORD1、RECORD3是旨在評價利伐沙班預防髋關節成形術和膝關節成形術後靜脈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兩個大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利伐沙班有效性的主要終點發生率顯著低於依諾肝素組,證明了利伐沙班預防術後靜脈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利伐沙班預防房顫血栓栓塞事件的試驗正在進行中,期待著會有令人激動的結果。

  抗凝治療可以降低房顫患者死亡率已成為共識,但是應用華法林抗凝需要頻繁監測限制了其廣泛應用。新型抗凝藥物不需要監測有望改變房顫抗凝比例低這一現狀,但是新型抗凝藥物在房顫患者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進一步評價。

  3、影像發展推動消融續寫輝煌

  房顫導管消融是近年來心律失常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近期的多項臨床研究一致顯示房顫導管消融成功率顯著高於藥物治療。A4試驗是一項比較抗心律失常藥物和導管消融治療房顫有效性的多中心隨機試驗。隨訪1年導管消融組成功率89%顯著高於抗心律失常藥物組23%,症狀評分、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在導管消融組均顯著高於藥物組。

  Cappato等房顫導管消融第2次全球調查共入選85家中心16309名患者,不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陣發性房顫成功率為74.9%,持續性房顫為64.8%,永久性房顫為63.1%,並發症發生率為4.54%,死亡率0.15%。導管消融集點成線的方法復雜,通過器械開發簡化消融操作成為房顫導管消融的發展方向。

房顫科研年度三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影像技術進一步推動了房顫導管消融的發展。有學者報道實時三維超聲指導下房顫導管消融具有可行性,心腔內超聲重建的左房構型與左房CT重建的輪廓符合良好。

  實時磁共振顯像指導下的電生理操作有了新的進展,實時磁共振顯像聯合三維電解剖標測有可能為房顫導管消融操作提供更准確的導航、定位。

熱門文章
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

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症狀?  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於種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及耳血檢查呈現紅細胞、白細胞、

心髒冠狀動脈硬化症狀

概 述 心髒冠狀動脈硬化,實際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冠心病。這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心髒病,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