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治療心律失常有輔助的作用,患者根據自身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可以調節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干網狀結構的功能,通過這些神經結構對人體內髒及軀體機能起主要的調節作用,促使其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鹼等物質,從而達到鎮靜、鎮痛、調整心律、降低血壓、調節血流量、改善肌肉緊張程度和促進消化功能等作用。
因此,音樂治療的配方選曲極為重要。音樂處方亦應根據不同疾病及患者的民族、地區、文化程度、愛好情趣、欣賞水平、性格因素等來確定,且不宜長時間單用一曲,以免久聽生厭,而應選擇情調、節奏、旋律等方面和諧、協調的多支樂曲。
心律失常患者大致可分為快速型心律失常及緩慢型心律失常。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應選用情調悠揚、節奏徐緩、旋律清逸高雅、風格娟秀的古典樂曲及群眾喜聞樂見的輕音樂為好。對於緩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則應選用情調歡悅、節奏明快、旋律流暢、音色優美的樂曲或歌曲。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