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
1.病因
多發生於原有心血管疾病病人,如風濕性心髒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內膜炎、肺源性心髒病、心力衰竭等,其他病因有甲亢、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血流動力學紊亂等。部分不能查到任何病因的、發生在無器質性心髒疾病證據患者的房顫,稱為特發性房顫。目前我國,非瓣膜病房顫已占發病的首位。
發生心房顫動可導致心房喪失排血功能,使左心排量比正常窦性心律時下降20%~30%;快速心室率的房顫可誘發心力衰竭;由於心房失去正常收縮功能,心房內血流緩慢、淤滯,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導致外周動脈血栓栓塞。
2.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與心室率的快慢有關,慢房顫時除感活動能力下降外可無其他症狀,快房顫時可感心悸、胸悶、氣短、活動受限。心室率>150次/分時,可誘發心絞痛、心力衰竭。房顫病人有較高的體循環栓塞發生危險(發生腦栓塞的幾率比無房顫者高6~7倍),尤以二尖瓣狹窄或二尖瓣脫垂合並房顫者最高。
心房顫動的觸診特點:第一心音強弱不等、心室律絕對不整、脈短绌。
3.心電圖表現
P波消失,代之以連續、極不規則的、形態與振幅以及時間間距不一致的顫動波,稱為f波,f波的頻率為350~600次/分,QRS波群大致正常,心室律絕對不規則,在未接受治療或房室傳導正常者,心室率一般為l00~160次/分。
4.治療
(1)病因治療:
治療原發病的心血管疾病,如為甲亢所致,應積極治療甲亢。
(2)心房顫動的治療
陣發性房顫常可自行轉復,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主要為控制房顫發作。如發作頻繁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比索洛爾),IC類(普羅帕酮)或Ⅲ類(胺碘酮、索他洛爾)等抗心律失常藥物。
持續性房顫一般不能自行轉復心律,需選用藥物轉復。房顫發生在24~48小時以內,應盡快給予轉復心律。常用轉復及轉復後維持心律的藥物有胺碘酮、普羅帕酮、索他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對維持窦性心律也有一定療效。如藥物轉復無效,可選用電復律(參見第九節心髒電復律)。
永久性房顫經轉復及維持治療均無效,房顫持續時間大於一年者,再行復律成功率不高,即使轉復後也難於維持。因此治療目的為控制心室率,預防心力衰竭。常用藥物為洋地黃,也可加用β受體阻滯劑或鈣拮抗劑。
(3)預防栓塞並發症:
對房顫伴有心瓣膜病(二尖瓣狹窄)、缺血性心髒病(陳舊心肌梗死者)、糖尿病、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老年人等,特別是有體循環栓塞史者應終身接受抗凝治療。首選藥物應為華法林,但需嚴密監測其凝血酶原時間,維持INR在2.0~3.0之間。如不能服用華法林者或尚無上述並發疾病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每日l50mg~300mg)。
(4)其他治療方法:
近年來采用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有很大的發展,獲得較好的療效。其他方法如房室結改良術、植入頻率應答式心室按需起搏器、植入式心房除顫器等也有在臨床應用。
家住漢陽的小曾今年25歲,最近“過山車”的天氣讓他得上了感冒。他認為自己年輕力壯,只要多出點汗,
概 述 右上肢靜脈血栓當然會轉移了,其實所有的血栓都是會轉移的,因為人體之所以會形成血栓的原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