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心痛,很多人會想到心肌梗塞。其實,也有可能是發生了“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凶險的大血管疾病,發病急、預後差、死亡率高,好發於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因此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壓,一旦出現劇烈胸背或腰腹部痛應及時就醫,不可延誤診治時機。
病例:“撕心裂肺”的痛不一定是心梗
小王是一位推銷員,雖然已人到中年,但依然到處勞碌奔波。一天中午他請客戶在飯店小酌一番後,當時覺得有些頭暈,尚能堅持,也沒有太在意。吃完飯他坐出租車回家,他家住在五樓,爬樓梯時感覺有些費力,但他還是堅持一口氣爬到五樓。此時,他突然感覺到胸部撕裂樣劇烈疼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自我感覺“快死了”,順勢倒在自己家門口。“心肌梗塞啦!快完啦!”小王心裡嘀咕道。約有十幾分鐘後,胸痛稍有減輕,但始終感覺到胸上如壓“千斤石”,小王撥通了急救電話,半小時後他被送來醫院。
醫生給小王進行了測血壓、做心電圖和抽血化驗等檢查,發現血壓高達220/110mmHg,而心電圖改變不大,遂懷疑為“主動脈夾層”,就注射嗎啡和降壓藥物,他的胸痛很快就消失了。醫生又仔細給小王進行全身體格檢查,發現他的後背部有一個很輕的雜音,於是讓小王進行了胸部大血管的CT三維成像檢查,結果發現他的主動脈從根部一直撕裂到腹部,證實了醫生的診斷。後來小王進行了手術治療,一個月後康復出院。
病因:主動脈壁內膜破裂
主動脈夾層是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壁內膜破裂,血液通過內膜的破口進入主動脈壁中層而形成血腫,導致血管壁分層,內膜剝離分隔形成“雙腔主動脈”。它是大血管疾病中最危重的病症。
主動脈夾層的病因很復雜,常見的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結締組織遺傳性疾病、妊娠、嚴重外傷、炎症、馬凡氏綜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最為重要。它們是絕大多數中老年患者的發病原因。
在妊娠和主動脈夾層之間有一種未能解釋的關系。40歲以下女性主動脈夾層約半數發生在妊娠期間,且多發生在妊娠後3個月內或產褥期的早期,伴馬凡氏綜合征和主動脈根部擴張的婦女在妊娠期間急性主動脈夾層的危險更大。
直接外傷可引起主動脈夾層,鈍挫傷可致主動脈局部撕裂,出現血腫而形成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內插管或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插管均可引起主動脈夾層。心髒外科手術,如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偶爾也可引起主動脈夾層。
症狀:突發劇烈的疼痛
臨床上有90%的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首發症狀為突發、持續、進行性加重的劇烈胸痛,常在做某些動作時出現,如提重物、打籃球,激動甚至打哈欠、咳嗽、用力排便等動作也可誘發。由於呈刺痛、撕裂樣或刀割樣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忍受,大汗淋漓,有瀕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患者如能從急性期幸存,胸背痛可在幾天後逐漸消失或轉為隱痛。
休克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大汗、精神緊張或暈厥、四肢末端濕冷,但血壓多能維持在高血壓范圍或略有下降,這多見於夾層血腫破潰到空腔髒器中。若夾層波及主動脈遠端,患者可有腹痛、嘔吐、嘔血及便血,系夾層血腫壓迫腸系膜動脈引起缺血性結腸炎所致。若血腫累及頸動脈或無名動脈開口處,可表現一時性腦缺血,甚至腦卒中。
另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如血腫壓迫臨近髒器而出現相應器官受壓的症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咯血、哮喘等。如果血腫發生在主動脈的近端,可引起主動脈瓣的相對關閉不全,胸骨左緣第二肋間可聞及舒張期雜音。有時主動脈夾層血腫向髒器潰破可出現心包積液、胸腔積液等。
防治:嚴控高血壓是重點
由於主動脈夾層很隱蔽,只有等到它發病了才能被發現,而其危險系數極高,稍延誤治療則有可能帶走人的性命,所以要以預防為主,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抽煙、少喝酒、少吃油膩食物,多吃青菜、水果;適量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長期血壓增高,對主動脈管壁壓力負荷加重,增加了主動脈擴張或破裂的風險。有高血壓的患者應每天至少2次監測血壓的變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應用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的范圍,適當限制體力活動,避免運動量過大誘發疾病的發生。伴有主動脈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馬凡氏綜合征的患者,更應限制劇烈活動,定期體檢監測病情變化,及時手術治療預防主動脈夾層的發生。動脈硬化的患者要控制血脂和血壓。
概 述 我的爺爺今年85歲了,因為年紀大了的原因,所以他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在最新的家庭聚餐中,
心髒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舌質暗紅、口唇發紫等表現,中醫稱之為“血淤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