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該如何康復治療?
據了解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病程的晚期階段,因此缺血性心肌病的康復治療同冠心病一樣,從患者確診缺血性心肌病開始,及在整個疾病病程中,醫護人員即應開始對患者極其家屬進行醫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教育,使其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質、特點,醫治由於對疾病不理解而產生的抑郁或焦慮狀態。
配合醫療護理,正確處理飲食、用藥、生活等方面的問題,讓病人了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缺血性心肌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心髒病發作的征象及應急措施,防止心衰發作和猝死。
康復治療的目的是減輕心髒功能障礙,延緩缺血性心肌病的病程和改善預後,提高生存質量。
達到病而不殘、傷而不殘、殘而不廢。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康復治療應和缺血性心肌病的臨床同步進行,並貫穿醫療的全過程。在飲食方面要合理膳食,既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又要強調運動,避免長期臥床。在病情穩定後,應立即開始上下肢的被動運動,減少肌肉萎縮並增強肌力,通過活動肩、肘、髋、膝等關節,逐步增加各關節的活動范圍,一般1~2次/d,每次5~10min即可。
病情好轉後,可試行起坐、下床、起立和活動,逐步增加活動量。
早活動、早下床等早期康復比長時間臥床休息要恢復得早,而且對患病老年人有良好的心理影響。老年人一般均有心理衰退,因病情反復發作,多伴有焦慮、精神緊張或悲觀厭世,因此應進行心理治療和衛生宣教,使患者理解生命在於運動,有信心地通過康復戰勝疾病,並堅持到底。老年患者由於年邁、體衰、多病,健身運動應以輕度運動[音樂電療法(METs)3個代謝當量或16.736kJ/min],即低能量運動為主。
據美國報道,堅持這種運動的中老年人較不參加或偶爾參加劇烈運動者,病死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FK3、老年癡呆等發病率減少了35%,表明輕度運動也有良好的健身效果。有余力者可以過渡到中度運動或直接從中度運動開始,重度運動應慎重行事,至於劇烈運動應列為禁忌。運動時間每天可1次或幾次,累計在30min以上即可。
由於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質各異,健身運動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注重康樂、太極拳、扭秧歌、老年迪斯科、交誼舞、門球、體操等均可。步行是最好的健身方法之一。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進餐特別是飽餐對有心血管病者是一種負荷,我們在研究中發現,老年人在進餐後60min血壓由餐前的18.5kPa下降到17.2kPa,而心率上升,5METs運動後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占25%,表明餐後運動對老年人心血管有明顯的負性作用,因此飽餐後2h內避免運動鍛煉。
不同的鍛煉類型、強度、持續時間和頻率影響鍛煉效果,上肢鍛煉比下肢鍛煉對缺血性心肌病更有好處。缺血性心肌病的體育鍛煉需要長期、不間斷地進行,有利於患者的情緒穩定,自信心恢復,活動能力增強。長期運動可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氧的供應和攝取,加速側肢循環形成,逆轉缺血性心肌病的發展,通過平衡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質量。
第一位:在鬧市騎車。比利時哈塞爾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無論開車、騎車或步行上班,只要經過車輛密集的路段,都會增加心髒病發作
1、起居有常:應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臨睡前不宜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電視。 2、身心愉快: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可誘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