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脈造影(CAG)是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准",可對冠脈病變進行定量測量,明確冠脈造影圖像中左、右冠的主要血管,評估冠脈血流情況,評價心肌灌注,確定冠脈造影圖像應采用的體位,有助於對特定的血管和節段選擇最好的投照角度。
一、常用冠脈縮寫
熟悉常用冠脈縮寫對臨床閱讀報告很有幫助。
1.左前降支(LAD):對角支(D),間隔支(S),中間支(RM)。
2.左回旋支(LCX):鈍緣支(OM)
3.右冠脈(RCA):左室後支(PLV)、後降支(PDA)、銳緣支(AM)。
二、正常冠脈造影
正常冠脈造影要求具備以下條件:在多個必要的投照角度上,清楚暴露全部冠脈主干、主要分支和分叉部位;冠脈分支無缺如;管徑無狹窄,管壁光滑;TIMⅢ級血流。
三、冠脈定量測量(QCA)
需要對斑塊近端正常段參考直徑(圖2中的1所示)、斑塊最小直徑(圖2中的2所示)、斑塊遠端正常段參考直徑(圖2中的3所示)、病變總長度(圖2中的4所示)、斑塊負荷程度進行測量,為選擇最合適的支架提供幫助。
四、冠脈造影的結果分析
1.血管及病變部位的確定
(1)偏心斑塊:斑塊主要附著於一側管壁。
(2)鈣化斑塊:沿血管斑塊走行的高密度影。
(3)彌漫病變:長度≧20mm的病變。
(4)分叉病變:粥樣斑塊位於血管分叉處。
(5)開口病變:斑塊位於距血管開口3~5mm內。
2.冠脈血流分級
TIMI血流分級:0級:無灌注,閉塞部位及遠端無造影劑充盈;1級:造影劑通過閉塞部位,但遠端血管無灌注;2級:造影劑可達到遠端血管,但充盈速度明顯減慢;3級:遠端血管充盈快速且完全。
TIMI心肌灌注分級(TMPG)代表心肌微循環灌注的情況。有研究發現,TFG和TMPG與死亡率相關,隨著TFG和TMPG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增高。
3.血栓分級
0級:無血栓;1級:管腔顯影模糊;2級:有明確血栓,但<1/2血管直徑;3級:血栓為1/2——2倍血管直徑;4級:血栓≧2倍血管直徑;5級:血栓完全堵塞血管。
4.動脈瘤
動脈瘤是指冠脈動脈局部發生擴張呈瘤樣改變。評估分為3級:0級是指無瘤樣擴張;1級是指瘤樣擴張>1倍但<1.5倍正常段血管直徑;2級是指瘤樣擴張≧1.5倍正常段血管直徑。
5.冠脈病變形態學分類
(1)AHA/ACC冠脈病變分型建議
A型:長度
B型:呈管狀,長度10~20mm,離心性,中度成角(45~90度),中重度鈣化,閉塞<3個月,開口病變,有分叉,有血栓。
C型:長度>20mm,呈彌漫性,近端扭曲,嚴重成角(>90度),閉塞>3個月或橋側枝,無法保護主要分支,退行性靜脈橋病變。
(2)夾層分型
A型:造影劑無滯留,冠脈腔內出現局限線性透光區。
B型:冠脈腔內出現與血管平行的條狀顯影。
C型:血管壁外造影劑滯留。
D型:螺旋夾層。
(3)其他表現
穿孔:術中造影劑外洩,屬於災難性事件;邊支丟失:直徑>1.5mm且術前血流TIMI2~3級的邊支血管術後血流變為TIMI0~1級;無復流:血管痙攣、斑塊碎屑脫落導致遠端血管栓塞、再灌注不良。
6.狹窄程度的測定
1級:無狹窄;2級:輕度狹窄<30%;3級:中度狹窄30%~50%;4級:重度狹窄50%~90%;5級:次全閉塞,>90%;6級:完全閉塞,無血流。
五、清晰冠脈造影圖像必備的條件
1.造影導管穩定。若造影導管不穩定,可導致造影劑不能充盈,血管顯像將受到較大影響。
2.合適的角度。多角度、准確的角度投照,才能暴露清晰的術野。
3.造影劑充盈良好。多取決於助手,要求准確把握造影劑推進的速度和時間。
4.合適的照射強度,尤其是對肥胖的患者。
5.通常造影留像時間為2——3個心動周期,應根據血流情況進行調整。
六、冠脈造影的局限性
1.不能顯示
2.狹窄<50%或>75%的病變,冠脈造影判斷良好,但介於50%——75%的病變,冠脈造影常低估病變程度。
3.主要靠目測,主觀性較大。
4.投照可存在誤差,血管未充分展開或重疊,不能正確認識病變。
5.存在造影劑誤差。
6.血管痙攣時判斷失誤。血管痙攣在造影圖像上表現為血管狹窄,易與動脈粥樣斑塊發生混淆。
7.有些心梗患者冠脈造影正常或僅有輕度病變。
概 述 現在,心髒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無論是先天性的或者是後天形成的,都是不幸運的人。其實心髒病患
概 述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冠心病的症狀,容易引起心肌梗死,心絞痛,使患者的心髒極大受損。這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