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手術治療 >> 冠心病診治我有話說

冠心病診治我有話說

  冠心病的規范診斷是合理治療的前提,醫生朋友們有必要對冠心病診治中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與商榷。

  觀點一冠心病概念有不妥之處

  目前的國內教科書及ICD編碼,均把冠心病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且要求病歷中必須寫全稱。對此提法本人有異議。冠心病應該是“冠狀動脈性心髒病”(CoronaryHeartDisease,簡稱CHD)。盡管冠心病中絕大多數(95%以上)由粥樣硬化引起,但還有炎症、痙攣、栓塞及先天畸形所致。

冠心病診治我有話說

  另一方面,以前國內許多學者將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狹窄超過50%診為冠心病,可能也不妥當。文獻報道,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相關冠脈狹窄不足50%;其次有些冠造小於50%病變行冠脈內超聲檢查,其狹窄可能會超過50%,而且為有意義的病變,因此,僅用冠造形態學診斷容易引入誤區。綜合文獻及經驗,以下建議供參考:(1)冠心病的概念:冠狀動脈結構或功能異常,引起冠脈狹窄、痙攣或閉塞,造成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稱為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

  (2)對於臨床上無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主客觀證據,冠脈狹窄小於50%的患者,應該診斷為冠狀動脈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證據(心絞痛、心肌梗死),CAD便轉變成為CHD。然而,所有的CHD應該同時就是CAD。

  觀點二“假冠心病”有泛濫之勢

  現在許多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在冠心病診斷方面奉行“寧可錯判一千,決不放過一個”的原則,當看到心電圖有T波低平或倒置,或者ST段輕度下移,均診斷為“心肌缺血”,戴上冠心病的帽子。也有人將大年齡者出現的室早、房早等心律失常,診斷為冠心病,年輕者診斷為心肌炎;還有人不詳細詢問病史及鑒別症狀,只要有胸悶、胸痛就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因此,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被誤診為“冠心病”!然而另一方面,有些表現不典型的冠心病又往往被漏診。

  冠心病的規范診斷是合理治療的前提,建議診斷中注意以下幾點:

  1.缺血性胸痛,胸骨後,手掌大小,陣發性(1~15分鐘/次),鈍悶痛,勞動可誘發,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有時伴隨咽喉、牙及頭痛,或左上肢麻木及疼痛。

  2.心電圖動態改變,尤其心絞痛發作時ST段水平或下斜型降低≥0.1mV,但陽性率不高,大約只有30%~40%在心絞痛發作時才有心電圖相應的缺血性改變。心絞痛緩解後心電圖可以恢復正常。有時也可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改變。所以,這一主觀症狀與心電圖缺血性ST段下降並非總是同時出現。對於那些長期心電圖無動態改變的ST-T改變,大多數不是由冠脈血管性缺血引起,而是可能由於高血壓、心肌病等心肌細胞肥厚的細胞性缺血所致。

  3.若靜息心電圖無缺血證據,可動態監測(12導聯Holter)無痛性或有痛性缺血,也可用激發試驗誘發,包括平板或踏車運動試驗,多巴酚丁胺或潘生丁激發試驗,核素心肌掃描等等。這些運動試驗的診斷准確性約80%左右,存在10%~20%的假陽性或假陰性率。但切記不穩定心絞痛不宜做運動試驗,此時冠造更安全些。

  4.最直觀的診斷屬冠脈造影,約99%的准確性,可使≥200μm直徑的冠脈顯影。但對於痙攣性或微血管性缺血(X綜合征)不能獲取直接證據。

  5.在形態與功能上綜合判定冠脈狹窄情況的檢查,近年來冠脈內超聲的應用漸多,可以准確判定不規則狹窄或功能性狹窄情況以及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和危險性,也可有助於PCI治療選擇及其療效監測。

  診斷冠心病和破案一樣,具有典型的缺血性症狀或上述客觀檢查證據,確診不難。然而,對於某些不典型或證據不足者,寧可“診斷從寬,治療從嚴”,暫不要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先按冠心病治療,同時進一步設法尋找冠心病證據,指導選擇規范的治療方案。

  觀點三盡快普及合理的冠心病防治手段

  目前,臨床治療已經進入循證醫學時代。每隔幾年國內外學術權威機構,根據大量的大規模、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並進行科學整理分析,制定出一系列冠心病防治指南。

  以下幾個問題值得大家關注:

  1.科學選用大量循證醫學證實的有效療法及藥物,權威性指南(如ACC/AHA,及中華心血管病學會等系列指南)所規定的冠心病肯定療法,只要無禁忌症,就要堅決應用,譬如冠心病二級預防的A、B、C、D、E療法。

  2.冠心病A、B、C、D、E療法包括A:阿司匹林,75mg(穩定時),≥150mg(不穩定時);ACEI類藥物;(低分子)肝素抗凝(不穩定時)。B:b阻滯劑,血壓控制至理想水平。C:他汀類藥物,徹底戒煙。D:控制糖尿病,清淡飲食。E:健康教育(對病人)和繼續教育(對醫護人員),適量體力運動(有氧性)。

  3.對於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爭分奪秒(<12小時內)行再灌注療法(急診PCI/CABG或溶栓治療)。

  4.對非ST段抬高型心梗或不穩定型心絞痛,強化的“四抗療法”:抗凝(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缺血(硝酸酯類、b阻滯劑及鈣拮抗劑),以及抗危險因素(調脂、控制血壓及血糖、戒煙限酒、減低體重等)。若強化治療效果不好,可急診或亞急診行PCI或CABG等再灌注療法。

  5.冠心病患者治療中要評估兩個比值:效益/風險和效益/價格,應該少擔風險多獲益,少花錢多辦事。

  6.冠心病療效評估56+89a冠狀動脈功能評估:有否缺血的主、客觀證據,有缺血就是介入或手術的較強指征。對於穩定的、無缺血證據而且病變不嚴重患者,宜保守治療,同時定期隨訪觀察。

  b心功能評估:心髒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評價收縮和舒張功能,心髒及室壁結構以及血液動力學變化;另一方面,應用心電監測或Holter評價心電狀態是否穩定,防治有意義的心律失常。

  c危險因素評估:“五達標”:血壓、血脂、血糖、血凝狀態及生活方式改善等。

冠心病診治我有話說

  7.預防與治療相結合,一級與二級預防相結合,專科與全科醫生相結合,醫護患互動相結合。

  8.謹防掉入冠心病防治常見誤區。

  總之,對於冠心病的科學防治有賴於正確認識,規范治療,合理干預,長期監測。應該強調目標防治——最高治療目標為防治各種心血管事件,延長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質量;危險分層——診療中分層評估,對於越危險的患者,越應強化治療,並且越應嚴格達標;綜合防治——探討預防、治療、保健、康復一條龍的模式,將科學指南轉化為合理的醫療實踐。

熱門文章
動脈硬化有哪些早期信號?動脈軟化有7要訣

   只有動脈硬化發展的非常嚴重時,這才在臨床上表現出種種不適的症狀和體征,如常見的症狀有心悸、心慌、胸痛、胸

按摩法治療心律不齊

   (1)解剖位置:   按摩治療心律不齊腎上腺位於腎的上端,左右各一。右側的呈三角形,與肝相連。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