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再生醫學,是指利用生物學及工程學的理論方法,創造丟失或功能受損的組織和器官,使其具備正常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由於心肌組織缺乏再生能力,一旦供血血管堵塞發生心肌梗死,受損的心肌只能由疤痕組織增生進行替代,從而降低心髒的泵血能力,導致心衰,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主要是通過藥物、支架或手術“打通”病變的血管,盡量挽救受損心肌。科學家們正著力解決的問題,就是使心肌能在人體中再生,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恢復心功能。
“細胞直接重編程”是攻克這一難題的關鍵技術。具體地說,就是把細胞基因像操作計算機編程一樣進行重新調整,使其由一種細胞轉變成另外一種細胞。2006年,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通過逆轉錄病毒,將4個轉錄因子的基因導入到小鼠的成纖維細胞,使其轉變成具有多種分化功能的細胞,為細胞重編程技術奠定了基礎。從此以後,人們不再認為細胞的命運不可逆轉,通過“直接重編程”這一技術,實現了不同細胞類型之間的轉化。
自2010年起,科學家們便開始不斷嘗試這一技術在治療心肌梗死中的應用。他們在心梗小鼠的心髒中導入不同的基因組合,實現了將心梗“疤痕”中的成纖維細胞“直接重編程”為跳動的新生心肌細胞的構想,並最終改善了小鼠的心功能情況。最近,更有學者研究發現,可以無須基因導入,直接將幾種化學藥物組合,像調制“雞尾酒”一般,便可實現“疤痕”的“直接重編程”。這意味著,心梗患者將來有望僅通過藥物就可以“心肌再生”。
細胞的“直接重編程”技術的實現是再生醫學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其前景充滿著夢幻般的色彩:心梗患者有朝一日或許僅通過簡單的藥物治療便可讓受損的心髒上自動“長出心肌”。此外,這一技術同樣適用於其他疾病,如直接再生神經細胞、肝細胞等。然而,如何保證細胞轉化過程的安全性,如何讓轉化過程更高效,如何尋找更為簡便的編程方式等,還是科學家們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
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
1.原本無心絞痛症狀的人,首次出現心絞痛多在情緒激動、過度用力或飽餐後,發生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後壓搾樣疼痛,伴有胸悶窒息感。這是由於心肌嚴重缺血缺氧,代謝產物積聚過多,刺激心髒內植物神經的傳入纖維末梢,引起劇烈疼痛。疼痛常持續3-5分鐘。
2.過去曾有心絞痛,但最近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增加,即使進行很輕微的活動也引發心絞痛,甚至休息時亦有發作。
3.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疼痛明顯加重。以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者變得無效。這些症狀就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由冠脈內粥樣斑塊破裂、表面破損或出現裂紋,繼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脈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所致。
若出現持續嚴重的心前區憋悶、疼痛,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不能平臥,脈搏過快、過慢或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出汗,四肢發冷,出現“胃痛”、嘔吐或意識不清,應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心肌梗死的保健飲食原則
1、注意鈉、鉀平衡,適當增加鎂的攝入,以防止或減輕並發症,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發生和發展。一般建議低鹽飲食,但急性期若小便中鈉喪失過多,則不必過分限制鈉鹽。膳食中鈉、鉀、鎂的攝入,應據病情隨時調整。
2、飲食應平衡、清淡且富有營養,以改善機體,包括心肌細胞的營養供給,保護和維持心髒功能,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應避免過量和刺激性食物,不飲濃茶、咖啡。避免進食大量脂肪,因為有可能因餐後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導致血流緩慢、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形成。
3、限制熱量攝入,以減輕心髒負擔。尤其是發病初期,應少食多餐,以流質為主,並避免過冷或過熱的膳食。隨著病情好轉,可適當增加半流食,並逐步增加熱能。允許進食適量的瘦肉、魚類、水果等。經常保持胃腸道通暢,以防大便時因過分用力加重病情。
4、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時,常有胃腸功能紊亂,飲食更應注意。發病開始的1~2天,僅給熱水果汁、米湯、蜂蜜水、藕粉等流質飲食,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若患者心功能好轉,疼痛減輕後,可逐漸增加一些瘦肉、蒸雞蛋白、稀米粥等飲食。隨著病情的恢復,病後6周可采用冠心病的飲食治療,但飲食仍需柔軟,易於消化。
風濕性心肌炎症狀主要累及心肌間質結締組織。心肌小動脈近旁的結締組織發生纖維素樣壞死,繼而形成Aschoff小體。小體呈彌
腦卒中是腦中風的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可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