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相關器官受累後出現的病象:
分期和分類:
1.按病程階段分類:本病發展過程可分為4期,但臨床上各期並非嚴格按序出現,可交替或同時出現。
(1)、無症狀期或稱亞臨床期:其過程長短不一,包括從較早的病理變化開始,直到動脈粥樣硬化已經形成,但尚無器官或組織受累的臨床表現。
(2)、缺血期:由於血管狹窄而產生器官缺血的症狀。
(3)、壞死期:由於血管內急性血栓形成使管腔閉塞而產生器官組織壞死的表現。
(4)、纖維化期:長期缺血,器官組織纖維化萎縮而引起症狀。
2.按受累動脈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冠狀動脈、頸動脈、腦動脈、腎動脈、腸系膜動脈和四肢動脈粥樣硬化等類別。
(一)、一般表現
可能出現腦力與體力衰退。
(二)、主動脈粥樣硬化
大多數無特異性症狀。主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後果是形成主動脈瘤,以發生在腎動脈開口以下的腹主動脈處為最多見,其次在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腹主動脈瘤多在體檢時查見腹部有搏動性腫塊而發現,腹壁上相應部位可聽到雜音,股動脈搏動可減弱。胸主動脈瘤可引起胸痛、氣急、吞咽困難、咯血、聲帶因喉返神經受壓而麻痺引起聲音嘶啞、氣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靜脈或肺動脈受壓等表現。主動脈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也可發生動脈夾層分離。
(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髒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類型,也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
(四)、顱腦動脈粥樣硬化
顱腦動脈粥樣硬化最常侵犯頸內動脈、基底動脈和脊動脈,頸內動脈入腦處為特別好發區,病變多集中在血管分叉處。粥樣斑塊造成血管狹窄、腦供血不足或局部血栓形成或斑塊破裂,碎片脫落造成腦栓塞等腦血管意外(缺血性腦卒中);長期慢性腦缺血造成腦萎縮時,可發展為血管性癡呆。
(五)、腎動脈粥樣硬化
可引起頑固性高血壓,年齡在55歲以上而突然發生高血壓者,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如發生腎動脈血栓形成,可引起腎區疼痛、尿閉和發熱等。長期腎髒缺血可致腎萎縮並發展為腎衰竭。
(六)、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腸道張力減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狀。血栓形成時,有劇烈腹痛、腹脹和發熱。腸壁壞死時,可引起便血、麻痺性腸梗阻和休克等症狀。
(七)、四肢動脈粥樣硬化
以下肢動脈較多見,由於血供障礙而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典型的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腓腸肌麻木、疼痛以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如動脈管腔完全閉塞時可產生壞疽。
世界公認,冠心病已經是人類頭號殺手。冠心病預防保健是關鍵,為此心胸專家為冠心病患者推薦以下幾種食物:麥芽、玉米、豆類、蔬
“我國是一個高血壓大國,不僅發病率高、患病人數持續增長,而且卒中等並發症高發。”近日,王繼光教授